訪問主要內容
巴黎華人

“我不是女版朗朗,我是羽佳”

發表時間:

中國的年輕鋼琴才子輩出,朗朗,李雲迪都是在國際和巴黎樂壇受歡迎的鋼琴家,24歲的中國女鋼琴家王羽佳最近又一次來巴黎演奏巴赫,莫紮特,舒伯特和德沃夏克的曲目,也受到樂壇歡迎和媒體報道。法國《費加羅報》3月18日在文化版發表文章,介紹中國年輕鋼琴家出名的經歷,題為“中國天才的光明前景”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24歲的中國年輕女鋼琴家王羽佳。

廣告

有人預言中國將湧現出兩千萬個鋼琴家
《費加羅報》文章寫到:王羽佳3月19日和20日 ,朗朗3月20日至4月2日,分別登上巴黎的Salle Pleyel音樂廳演奏。這是兩位出生在中國,又在國外出名的中國鋼琴才子。他們的演奏表明:中國鋼琴家不是僅僅有技術,但缺乏樂魂的音樂家。文章引用最近一部介紹中國鋼琴教育的法國電視台節目說:有人預言中國將湧現出兩千萬個鋼琴家,這將使國際樂壇出現什麼景象?實在難以想象。不過,中國鋼琴家給國際樂壇的印象是技術高超但音樂性musicalité方面則是淡而無味。文章筆鋒一轉寫到:現在不同了,朗朗,李雲迪已經成為中國鋼琴演奏的新生代,24歲王羽佳則是法國觀眾喜歡的又一位中國鋼琴家。

“我不是女版朗朗,我是羽佳”
法國《費加羅報》介紹說:王羽佳1987年出生於北京,自6歲起學習鋼琴。14歲到加拿大學琴,後來就讀於美國費城Crutis音樂學院,師從於郎朗的恩師加里格拉夫曼。由於和朗朗同一個老師,演奏風格也十分明快,所以被人們稱作“女版朗朗”。對這個評價標籤,王羽佳並不認同,她對法國《費加羅報》表示:她不是“女版朗朗”,更不是“反朗朗”,她就是她,就是羽佳。很有個性的王羽佳對所謂“中國鋼琴家”的標籤也不認同,她說:“這種說法荒謬,不存在好的或壞的鋼琴家種族,只有有個性的藝術家。”王羽佳介紹自己的經歷說:在中國時,她的鋼琴老師給予很大壓力,每天練琴4小時,還要聽唱片研究分析作品,根本沒有社交生活。而且她的老師一定要她照老師的意見演奏。到美國後,她經歷了另一種教學方式,對於如何詮釋作品,老師只給予很少的建議,老師等待學生做出個人發揮。對這種方式,她開始很不適應。

對於巴黎樂壇的反響如何?王羽佳知道巴黎觀眾還是會更多地把她當作一個中國鋼琴家來欣賞的,特別是想欣賞她快速演奏的天才。王羽佳說:在YouTube上有一段她的快速演奏,被100多萬人點擊觀看,結果現在她走到哪裡,那裡的電視台都要求她演奏這段音樂,真是難以置信。除了音樂行家和愛好者們之外,一般人中很多人只是通過這段演奏來了解她。但實際上,她當時是出於好玩的心理,想試一下自己的兩隻手能不能比樂隊還快。

中國學生因條件差而練就出史詩般英雄氣魄
對於出名中國鋼琴家演奏速度都非常驚人的特色,又如何解釋呢?《費加羅報》引用一位經常去中國音樂學校教課的法國鋼琴家的話解釋說:中國鋼琴學生的平均水平並不比其它國家更高,但是,一個中國鋼琴學生一旦冒了尖,他的技術和藝術水準就會比別國的高手強上一百倍。你可以批評朗朗,對他的演奏方式不以為然,但朗朗演奏的速度和生龍活虎精神頭兒,超過了許多演奏家。這位專家為這種中國特色找到三個客觀理由:一是中國語言的音樂性發展了聽力和記憶力,二是中國音樂學校的學習條件差,學生人數超額,教室又小又舊,音樂學生因此練就出了史詩般的英雄氣魄,三是生產線生產的中國樂器質量不夠。這使中國學生有一種很強很快的適應能力。當然主觀因素是中國學生的勤奮精神,他說:“這些學生像牛馬一樣地反覆練習,一個九歲的男孩每天在學校練五個小時,回家又練三個小時。這些孩子把他們的生命獻給了鋼琴,此外再沒有別的生活,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準備作出這些犧牲。”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