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關注中國

唐文方 :中國問題很多 但還沒到崩潰的地步

發表時間:

阿拉伯國家近期發生的群眾示威運動仍在繼續擴展,不論這些“茉莉花”革命最終是否能結出民主之果,但是革命給阿拉伯國家執政者發出了警告,一些國家也開始加快改革的步伐。中國是否會發生茉莉花革命,不少西方專家持否定態度。經過三十年的經濟改革,中國發生巨大變化,但是政治轉型卻始終沒有發生。未來的中國是否會有政治上的變革,怎樣的變革。就這些問題,我們請美國愛荷華大學政治學教授唐文方談談他的看法。 

廣告

 最近茉莉花革命,我們說的非常多,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茉莉花革命。有些人說中國也在期待一場茉莉花革命。但是我們從亞洲國家的一些例子來看,政治轉型並不非靠革命不可,你認為中國的政治轉型會是什麼樣的?

唐文方:其實中國的政治轉型正在慢慢開始。西方很多人認為中國的政治轉型還沒有開始。茉莉花革命以來,很多人就會想到,中國什麼時候會開始這場革命。我覺得中國的政治變革已經在進行中。雖然最根本的變革還沒有開始,比如,開放新聞媒體,形成多黨競爭的選舉機制,這些還沒有開始,但是從其他方面來看,中國的政治變革已經開始了。起碼在過去的十年內吧,有很多方面可以看出中國已經在變化。

 你能不能舉一些例子?從哪些方面看到這些變化?

唐文方:最明顯的一點是領導人的更換,中東和北非一些國家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政治強人在位時間很久。中國不太一樣,過去三十年,雖然共產黨一直在統治中國,但是在共產黨內,領導人換了很多,從華國鋒到 鄧小平,趙紫陽,胡耀邦,江澤民等等。這就是一個不一樣的地方,首先不斷有新的領導人的出現,給人新的面孔。第二,中國領導人更換的過程和方式逐漸變得更制度化。如國家主席五年一個任期,不能超過兩個任期等。透明度也開始增加,比如有可預見性,現在大家就知道下一屆主席是誰了,這樣就讓人不覺得那麼神秘了。通過開人大等會議,慢慢把這些東西都制度化,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變化。其他還有一些變化:比如共產黨內部實施的一些民主的措施。比如差額選舉,基層黨員有更多的機會參政,這些變化我覺得已經開始了。

  原來有一段時間,中國好像要慢慢進行選舉試點,現在這一改革似乎停頓了,是嗎?

唐文方:對,但村民選舉一直在實行,原來說要把村民選舉再往更高的一層走,這個步伐放慢了。比如鄉鎮一級選舉,縣一級的直接選舉,甚至到城市選舉,這個步伐放慢了。但是這些年來,據我觀察,現在的一個趨勢是在共產黨內部先實現一些民主化的措施。在外部呢,還是內外有別。但是我們看中國學者在討論黨內民主如何向社會民主過渡的非常多,我們可以看到有大量的學者在討論這個問題,因此我認為,這個過渡遲早會來到。

  這是個好現象,說明中國人都很關心這個過渡了。但是現在中國的民間社會還不夠壯大吧,非政府組織還是受到打壓比較多吧?

唐文方:對,但要看怎麼說了,現在中國的非政府組織,如果同政治沾邊的就受到控制比較嚴。

  民間的環保組織現在不少。

唐文方:對,環保,扶貧,同婦女教育有關的,在貧困地區提高婦女地位,提高他們的教育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經濟能力等,這樣的組織非常多,甚至西方的一些宗教組織,傳教士在中國的活動也非常活躍。當然,要是觸及到同民族問題,在新疆西藏等地區就不行了。另外,觸動共產黨政治統治地位的這種組織以及活動當然會受到控制。但是我們還可以從其他角度來衡量一個公民社會。比如老百姓的態度,和他們觀念的變化也是公民社會的發展的一些標準。所以要看怎樣來衡量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有些指標上我們看出中國的變化正在發生,而且在向積極的方面發展。

  就是說它正在悄悄的變化着是嗎?中國學者孫立平兩年前說過,最近網上也傳得特別多,他說中國不是發生社會動蕩的問題,而是社會潰敗的問題,但中國政府總是借口要發生動蕩就不去進行政治改革。現在有了茉莉花革命了,更是用巨資來維穩。那樣,政治改革什麼時候才能開始呢?

唐文方:我覺得,從危機論來看,確實有很多讓人覺得要崩潰的跡象,比如收入差別的問題:城市中富裕的人和貧窮的人的差別,地區之間的差別,住房的差別,有人住的非常豪華的房子,有人住不起房子。還有醫療的問題,物價的問題都是很大的問題。還有就業問題等等,再加上政治上的問題,共產黨對政治權力的控制,不允許合法反對派的存在以及合理的競爭,還有對新聞的控制,所有這些問題就會讓人覺得有危機或者說問題很多,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腐敗的問題。但是中國的問題有時候可以看作是半杯水,你可以說它是半杯空的,也可以說半杯是滿的。起碼我的感覺是沒有達到要崩潰的地步。短期之內,沒有達到像中東北非那樣要發生革命的程度。

我們先看就業,雖然中國的就業壓力非常大,每年要新安排工作幾百萬,上千萬。但是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比較快,在這很快的發展速度上,還能創造就業機會。另外,中國雖然就業壓力大,但同中東北非地區,比如埃及,埃及同其他國家不一樣的地方是,埃及受教育高的人失業率非常高。因此他們鬧事的年輕人里很多是大學生。我們看工業化的國家,教育程度比較低的人失業率高。因此,教育程度高,失業高,這種人鬧事的可能性就大得多。因為這是一種相對的貧困。他們的期望值很高,這些人受教育高,但在三五年找不到工作,他埋怨的不是自己,他會想到的是制度上的問題,我要去改變制度才能解決我的問題。

  中國大學生失業的也不少吧?我覺得好像工人反倒好找工作似的?

唐文方:對,但是從總體來看,還是低教育人群裡面失業率要高於高教育人群的失業率。現在中國政府也變得比較聰明,他們知道有知識的年輕人更容易鬧事,因此他們想一切辦法來解決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比如兩三年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一般政府都想辦法給他們找貸款,讓他們創業。另外農民工現在在廣東等地方他們找工作很容易。現在出現用工荒。另外從物價上看,現在說通脹率是5%,但是別忘了1989年時,通脹率是百分之二十多。所以同那時比較,中國人已經經歷過物價上漲的波動。還有就是對中國社會的不平等現象怎麼看。很多人討論這個問題特別多,有人說,中國的不平等已經到了不可忍受的地步。但是我認識的美國學者在中國做了社會調查,他們發現,中國雖然社會不平等現象近些年來不斷加劇,但是他們同時發現中國老百姓對不平等的承受力也在增加。同東歐和前蘇聯比較,中國老百姓更能承受市場經濟帶來的差別。從所有的危機的指標來說,中國儘管有很多問題,但還沒有到崩潰的程度。

  從海外看中國,經常是兩種極端,要不然就把中國說的一無是處,一片漆黑,要不然就把中國說成一枝獨秀。海外中國人也好,西方人也好,對中國其實缺乏真正的,切實的,具體的,深入的了解 。他們常常愛說大話和空話。

唐文方:對,其實,每個國家都有很多的問題。從總體來說,中國政府現在還是在運作。我們看中國政府現在他要處理的一些問題,他們的議事日程,什麼是對他最重要的,我們就可以看出這一點。其實就是我們常常說的這些,收入不平等,反腐敗,物價,醫療。這些問題也是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如果有一個政府說,我沒有問題,我很好,那樣老百姓會說,你在侮辱我的智商。從這角度來說,其實中國政府還是在解決這些問題,而且是他要處理的問題最前列的問題。

  中國最近召開兩會,重點就是談民生問題,你認為民生問題解決了就會一切太平嗎?像有些阿拉伯國家,如沙特阿拉伯,經濟上很富裕,但是人們還是要求在政治上更加開放。

唐文方:對,我同意,政治上的問題,我剛才說了,對新聞的控制,不允許合法反對派存在,不給予反對派更多的政治空間,但是這些問題,隨着中國的進一步發展,老百姓教育程度進一步提高,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會給中國政府帶來更大壓力的,這種壓力會促使中國進一步去變化,我覺得這些將來一定會發生。

  你在中國做過很多調查,中國人現在希望革命嗎?就你觀察。

唐文方:從中國老百姓的角度來看,我看不出來,起碼從我的觀察來說,老百姓起碼沒有那麼迫切的願望。

  那麼政府為什麼那麼害怕呢?其實沒必要吧?

唐文方:是沒必要。我真是覺得沒必要。但是這種不安全感,中國政府一直都有,我覺得社會媒體網絡帶來的效應確實讓中國政府感到非常不安全。希望新的領導人能感覺更安全一些,能覺得可以開放更多的政治空間。允許更多的討論和不同意見的存在。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