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房地產

中央保障房計畫或將遭到地產商和地方政府抵制

儘管中國總理溫家寶再三強調中央對房市調控的決心鑑定,而地方政府需要負起住房供應與穩定房價責任,但根據房地產市場人士的分析,溫家寶的宏願因削弱了發展商和地方政府的利益而遇上困難。 

路透社照片
廣告

中央政府上個月研擬了一項在本年大舉興建1000萬套保障房的計畫,遠遠超過去年的580萬套。到了去年12月,城市平均房價比起前一年同期上漲了6.4%,而政府自此亦停止發表全國性房價的數字。

為了達到保障房興建的預期目標,整個計畫估計需要斥資1.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即約1381億歐元。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表示,中央和地方政府將注資5000億元人民幣,餘下的8000億元則由其他企業和公司負責。

這個政策無疑已經引起地產開發商的怨言。中國當局早已針對房產炒風實施連串壓抑措施,辦法包括加息及至行政手段,例如限制人民購置住房的數目。增加建設保障房,只會進一步削弱地產商的盈利。

有“任大炮”之稱的北京華遠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任志強說,將建造保障房的融資責任推在私人地產發展商是錯誤的,建造廉價租金保障房是政府的責任。任志強是在接受境外媒體採訪時,發表了上述的言論。

而有賴出售土地收益作為行政經費的地方政府,同樣亦感到壓力而可能會陽奉陰違。

此外,中國大興土木建造保障房甚至還可能影響全球市場,因為中國需要依賴強勁的經濟增長來維持社會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房價飆升將動搖這個根基,中國將因此而可能採取進一步的措施,例如增加加息的次數,或對投資設限,但這些措施都會對這個全球經濟火車頭的發展造成影響。

地產市場是中國增長的一大動力,特別是它同時帶動其他環節和板塊的增長,例如建材和鋼鐵業,但由於地產業受到政府限購住房政策的壓力,房價從2月分開始即應聲下跌,銀行亦收緊向地產商的融資,地產商只有重新整頓策略,降價出售存貨,或對其他行業進行多元化的投資。

有些稍大的地產商例如萬科集團,則表示已經準備好投資保障房,萬科總裁郁亮表示,只要不虧本就好,哪怕是只賺一塊錢也有。

溫家寶在今年3月召開兩會前夕於網民交流時說過,地產商亦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對此,郁亮作出一個間接的回應,他說,如果是虧本生意,「我們難以面對我們的股東,而如果賺錢,我們就沒有道德的血液,所以如果政府給我們地和錢,我們就樂於幫忙,賺一塊錢就夠了。」

不過根據香港的里昂證券大陸房地產分析員王艷等人的估計,大陸地產開發商從私人住房項目所賺取的利潤,一般是30%到40%,相對於只賺一元,相差何止千里。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