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廣東中石化天價酒事件激怒網民

近日,中石化廣東石油分公司爆出“天價酒”事件,有網友在論壇上發帖舉報稱,該公司一周內就購買了價值數百萬元的高檔酒,供個人和職務支配,並貼出了相關的發票照片。發票顯示,該公司所進酒水多為拉菲等名貴洋酒。其中,僅一瓶拉菲1996年(750毫升)的無稅進價就高達11846元;而另一張貴州茅台酒銷售有限公司所開的發票則顯示,廣東中石化一次性就購買了近82萬元的茅台酒。毫無疑問,這是在公共輿論空間里新鮮上演的又一場壟斷央企的財務醜聞。

廣告

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就在民眾對新一輪的油價上漲怨聲載道,並對石化雙雄充滿反感的背景下,這個消息無疑又將石油巨頭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有網友也在題為《中石化高層如此窮奢極欲,油價不漲才怪呢》的帖子中說,這些石油企業整天喊虧損,並以虧損之名要補貼和鬧漲價,但這麼花天酒地揮金如土,又有什麼資格一再漲油價呢?

《東方早報》上作者曹林的文章分析認為,毫無疑問,這種窮奢極欲的“公款消費清單”,比什麼都能激起公眾的憤怒和不滿。

那麼,為什麼從來沒有人去監管那些私企老總們的職務消費呢?因為那裡的產權非常清晰,人家花的都是自己的錢。但國企就不一樣了,其所有權屬於全民,所以這些國企高管的職務消費必須受到嚴格的約束和監督,不能亂花錢!《新京報》上作者舒聖祥的文章則認為,毫不誇張地說,廣東中石化高管手中的這一瓶酒,就抵得上普通人家幾個月的工薪了。要知道,這些高管是絕不會自己掏錢買單的,所有的這些,必然全部都要轉嫁給消費者。因此,他們喝得越多,中石化的經營成本就越高,油價自然也就隨之水漲船高了。而這樣下去,廣大民眾以及有車一族又如何才能負擔得起呢?!

《南方都市報》今天(4月15號)的社論文章說,據了解,此次被爆出的“天價酒”風波,也不過是內部人員不滿於“天價酒水動輒幾十瓶不知所終”的領導獨斷支配,換句話說,該企業的內部分肥,只要還能做到基本的均沾,就不會有內訌,更不會讓公眾知曉這些壟斷企業內部的奢侈與豪華。但問題是,它們都還掛着“全民所有”的旗號,全民卻只能無奈地充當看客。中石化此次的“天價酒”風波,如果僅僅局限於個案、個別人的調查與處理,顯然是不能清算徹底的。因此,有必要呼籲有關部門啟動對中石化進行第三方的獨立審計調查,不僅查幾瓶酒、幾個人,更要通盤計算整個企業的成本合理度。依靠中石化自己去自證清白,終究無法徹底回應公眾對壟斷企業的諸多質疑。

更何況,這種以現代股份制名目存在卻又完全一副機關做派的龐然大物,不管是對全民這個哪怕只虛擬存在的東家,還是對持有其股票的億萬股民,都必須要有個像樣的交代。道理很簡單,如果腐敗超越個別人的範疇,而成為行業甚至體制的行為,公眾要為之埋單的款項又怎麼會止步於幾瓶酒水呢?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