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當今世界

中國出台新的食品安全措施

發表時間:

濫用食品添加劑近年來在中國越來越嚴重。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周四發出一項通知,在要求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的同時,加強對食品添加劑的監管。其中特別提到,衛生部要從嚴審核、制定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國家標準。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接連敲響警鐘、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發生,中國政府也頻頻出手祭出利劍,重拳整治食品安全。周四召開的中國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是繼此前溫家寶、吳邦國等分別作出指示,要求食品安全工作要毫不鬆懈之後出台的又一項新的政策。香港媒體稱,目前中國上至中央、下至各省市的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工作正在全面鋪開。 

廣告

近年從三聚氰胺,到染色饅頭,各類食品安全問題頻繁發生。而今年,隨著雙彙集團收購含有瘦肉精的豬肉被曝光,上海又發現有食品廠亂用甜蜜素、山梨酸鉀和防腐劑等製作染色饅頭;而最近,又有中國國內媒體曝出,湖北宜昌發現用硫磺熏制毒生薑。

事實上,繼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以後,據媒體報道,中國國務院就成立了一個全國食品安全整頓辦公室,而且還大張旗鼓地在全國開展了為期兩年、有十幾個部門參加的食品安全整頓行動。但是如此浩蕩的行動,仍然沒有杜絕食品安全事件的爆發。中國官方的解釋是: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環節是最大問題,基本與食品添加劑本身沒有關係,都是在食品加工環節以及餐飲環節的使用上出的問題。

這也就是為什麼周四中國政府發出的食品安全新的通知將重點轉到監管之上。《通知》提出以下幾點:如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法添加行為,規範食品添加劑生產使用,建立長效機制等,同時要求衛生部從嚴審核、制定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國家標準,而且要在2011年年底前制定一個食品添加劑通用安全標準和食品添加劑標識標準。周四下發的通知還要求,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

目前,針對中國政府在整治食品安全方面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各界提出的較多的疑問是:新出台的措施能否奏效?

早在二○○九年廣州發生含瘦肉精豬肉致數十民眾中毒事件之後,即有中國國內媒體曝光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瘦肉精之一的「鹽酸克倫特羅」成為中國畜牧界熱門研究,包括浙江大學在內的數所學校的師生,在實驗時發現「鹽酸克倫特羅」飼料有明顯的副作用,但均未在論文中提及。某知名學者甚至在明知美國禁用此物的情況下,為拿到課題,仍向中國方面隱瞞此事。正是這一再的隱瞞,造成了日後瘦肉精犯濫於市。雖然最終被政府明令禁止使用,但因在市面流布已久,終致禍端。另外,地方政府與相關部門的相互袒護,也助長了問題食品制售者的氣焰。

海外有分析就認為,瘦肉精等上述食品安全事件,只是中國多如牛毛的食品安全事件中既新且舊的幾宗。只要資本挾持科學與權力,科學與權力臣服於資本的怪現狀不改變,中國的食品安全危局就難以改變。

也有分析指:毒奶粉、地溝油、瘦肉精,乃至中國最近曝光的彩色饅頭、化學液體雞蛋和豬肉變牛肉等,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屢禁不止,是因為公權力機構本身的道德喪失,權力錯位、缺乏監管,只有從政治體制改革著手才能根治這一問題。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