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當今世界

遛警察——美國華人鍾先生看中國的“茉莉花革命”

發表時間:

美國舊金山有一個華人的“國是沙龍”,一群人不定時聚會,縱談中國大事。這一天,他們請剛從中國回來的鐘先生,談他所看到的中國的“茉莉花革命”。鍾先生常在美中之間來往公幹,最近到上海,正趕上“茉莉花革命”發生。鍾先生表示,他在“茉莉花革命”現場,每次看到的都是警察,行動者卻來無影去無蹤。從某種意義上講,“茉莉花革命”行動就是“遛警察”的行動。

廣告

使得中共當局如臨大敵、草木皆兵的中國的“茉莉花革命”,實際上是:每個星期天下午兩點鐘開始,人們在城市的指定地點微笑散步和圍觀的行動。那麼,怎樣判斷“茉莉花革命”是否存在呢?如果存在,怎樣判斷它是否成功呢?鍾先生曾連續兩次到“茉莉花革命”現場觀察,他判斷的標準是:要看警察是否到場。他說:“警察到的地方就是‘茉莉花’,警察不到的地方就不是‘茉莉花’。‘茉莉花’不在於人,而在於警察到了沒有。你要有本事,讓警察在10個地點疲於奔命,你本事就大了。警察見人就懷疑,這不就成功了嗎!”

鍾先生表示,他在“茉莉花革命”現場,每次看到的都是警察,行動者卻來無影去無蹤。從某種意義上講,“茉莉花革命”行動就是“遛警察”的行動。鍾先生說:“上海的警察有兩點:一是他不管你拍照。第二是他不管你是幹什麼的,他不讓你停,他死活不讓你停。一群警察在那裡吹哨,一停下來他就吹哨。老頭老太太走不動了,在台階上坐一下,不行,喊:走起來,走起來,走起來,走起來!警察就是做一件事,就是別出事。”

有一次大約下午四點半,鍾先生看到不遠處有人停下來了,他說:“警察一下子撲上去了,就把人給抓住了,即是說:這個人不走了。就是在那個大樓的後頭,好多人聚集,罵共產黨,亂七八糟的在罵。”

雖然只見警察不見“茉莉花”,但鍾先生通過觀察,相信中國的“茉莉花革命”確實存在。他認為:與以往的群體事件比較,中國的“茉莉花革命”的特點就是,沒有領導人,由無名人士通過互聯網發出號召,使得中共當局神經緊張,遛得警察疲於奔命。鍾先生說:“我覺得‘茉莉花革命’確實是時候了,中國又要出事了。它為什麼出事?因為社會太不平等,有點亂。”

鍾先生又談到他在中國所看到的社會現狀,那就是:物價飛漲,百物騰貴,官員腐敗,人民不信任政府,沒權沒勢的大眾生活越來越沒有尊嚴。

鍾先生表示:過去上海勞動力充裕而且廉價,但近一兩年來,卻變成了招工難。為什麼呢?他說:“雇不到工人最大的原因,是城市生活成本太高。一個工人他在本土本鄉每月掙1,500元,比在上海掙4,000元還好,在上海掙4,000元沒法生活。在上海我估計,要想生活得有尊嚴,得1萬到1萬5千元,就是稍微有尊嚴,湊合能活着。”

鍾先生在中國期間,又遇上因日本核泄漏引發的中國民眾搶購鹽的風潮。他說:“那天搶鹽我正好在杭州,搶得特別兇。好幾個教授就跟我說:政府說不漲價,政府說有的是鹽,百姓也知道有鹽,但是為什麼這麼多人搶呢?這個明顯看出百姓不信任政府。我第二天到上海,上海鹽還沒動,到處都是鹽。到第二天晚上,鹽全沒了,真快。百姓心慌了,你別小看,真心慌。”

鍾先生指出:人們都知道共產黨官員貪污腐敗,到如今,貪污腐敗已經不只是多少官員了,而是整個階層,“好比說,他們吃的不一樣,他們的房子也不一樣,他們拿的工資也不一樣,它是個階層腐敗。”

鍾先生表示:中國經濟越發展,百姓卻越來越沒有安全感。人們渴望改變,卻被壓制,因此,通過互聯網發動的“茉莉花革命”便是他們表達憤懣和訴求最好的方式。他說:“除了年輕的啥都沒有的人,都怕亂。不怕亂的是什麼人?就是一無所有的人。”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