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製造的航母可能2015問世

發表時間:

今天(四月二十八日)法國全國性報紙頭版頭條更聚焦國內主題:從法國左派社會黨初選由奧朗德打響第一炮,到法國就業以及法國電訊的殉難者等主題都有;但是世界報和十字架報除外,世界報圍繞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可能的繼承人意大利央行總裁德拉吉展開,十字架報關注非洲國家科特迪瓦邦戈之後的局勢。此外,世界報駐北京和上海記者就美國人認為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將於2015年問世發表聯署文章;費加羅常駐北京記者就中國在自由問題上大開倒車撰文,強調近兩個月以來對異見人士的鎮壓成為二十年以來最嚴厲。十字架報介紹西藏流亡政府新總理洛桑桑蓋,洛桑桑蓋的西藏事業任重道遠。

廣告

中國籌建航母事宜已開始兩年

世界報同仁佩德羅萊蒂和迪博的文章寫道,以“F”為代號的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將在上海以北的長興島建造,這在當地不應該是個秘密,但是該基地的工人一定得到閉口不談的旨意而無人證實,但仍有些人表示,在該基地正在建造驅逐艦或潛艇,並沒有建造航母。
而世界報文章引述曾於一月份事先報道中國無人駕駛戰鬥機試飛消息的“漢和”軍事雜誌的消息說,從技術方面的跡象首先表明,有關籌備工作已經開始兩年之久;另一個跡象是從最近的衛星圖片上可以確認,附近的一個足球場居住着軍事碼頭的專家,美國人證實,曾在1962年古巴正是在這個足球場,接待了當年向古巴提供導彈的蘇聯導彈專家。

中國汲取歷史教訓加強建海軍

從官方角度講,世界報說中國毫無疑問不會向外界透露任何有關建造航空母艦的信息,哪怕在中國最近發表的國防白皮書上也沒有進一步明朗化,但是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並沒有掩飾要擁有航母的雄心指出,中國是唯一沒有航母的大國,中國不可能永遠沒有。
世界報駐華記者認為,擁有航母對建立一支所向披靡的海軍戰略構成最為關鍵的階段,這一戰略早在中國經濟開放以後,中國海軍在劉華清海軍上將領導之下已經初具規模,此後,而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1996年,海峽兩岸發生導彈危機之際,美國總統克林頓向當地派出兩艘美國航母起到威懾作用,兩年之後中國便買了“瓦良格”,從那以後,北京只要在西太平洋遇到巡航的美國航母,就不依不饒。世界報還回顧了中國在歷史上由於海軍處於弱勢被英法等外國列強海上入侵之際總是慘敗的例子。

中國因應國內外需要建造自己的航母

世界報文章引述一位西方軍事專家的話指出,中國不僅需要要擁有可以與其他航母在海上巡航相遇的航母,而且也是聯合國和大家所希望中國在國際事務中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的需要,中國海軍應該能夠保護中國的利益及其僑民在國外的安全,而且海軍行動可及的範圍總是有限,另外,中國在海外並沒有基地,而且西方所抱怨的中國在印度洋組成的“港口珍珠項鏈”迄今為止並沒有任何軍事內容。
因此,中國擁有航空母艦的第一效應,世界報駐華同仁結論指出,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中國以外,首先更是心理效應。

西藏流亡政府新總理任重道遠

十字架報同仁馬洛維奇介紹昨天當選為西藏流亡政府總理的哈佛法學博士洛桑桑蓋。西藏流亡政府新總理洛桑桑蓋今年四十三歲,出生在印度大吉嶺,從未駐足西藏,在美國哈佛獲得國際法博士學位。洛桑桑蓋對西藏地位的立場主要是捍衛西藏的“真正自主”,而不是單純的西藏地區獨立。而洛桑桑蓋要擔負起曾由達賴喇嘛數十年所承擔的責任的角色,任重而道遠。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