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五四運動九十二周年紀念

發表時間:

今年是“五四運動”92周年,五四也是中國的青年節。今年雖然也是辛亥革命百周年、中共建黨90周年等重要紀念日,但五四當天,除了港澳台有大型紀念活動外,中國各地包括北京在內,都沒有重大紀念活動。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五四”運動可說是是中國思想的文藝復興,1919年5月4日,是由北京青年學生為主發起的一場愛國訴求運動,後來遍及全國、包括廣大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廣泛參與的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等多形式的愛國運動。起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巴黎和會中,列強不顧中國主權,把戰敗國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當時的北洋政府腐敗無能,喪權辱國,令國人不滿。當時最着名的口號是“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憤怒的示威民眾5月4日焚燒了位於趙家樓胡同的親日派交通總長曹汝霖住宅,學生並圍毆在場的駐日公使章宗祥。
在五四及後來的新文化運動中,中國知識界和青年學生反思中國傳統文化,於是喊出了“砸爛孔家店”的口號,倡導追隨“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探索如何讓中國走上強國之路。

這場以北京的大學生為先導的五四抗議示威是以反日、抗日為主題的,抗議列強欺侮中國、抗議日本侵略中國的示威很快演變為反政府示威,為中國共產黨的興起及奪取政權鋪平道路。

而今年五四92周年之際,縱觀當年促成五四運動的一些重要因素現今仍然存在於中國。首先,在中國許多大城市,包括北京和上海,再次發生大規模反日示威。日本主要報紙“朝日新聞”在五四前夕發表文章,指出當年的中國跟今天的中國有許多相似之處。當年中國民眾示威,日本是一個導火線。 而,今天日本也是一個導火線。因此,中國政府在各大城市莫不加強戒備,嚴禁民眾再次舉行反日抗議示威。

其次,當年運動時倡導追隨“德先生”(追求民主),現今示威的民眾也要求獲得政治發言權。尤其近來受到北非茉莉花民主運動影響,中國各地不時有茉莉花散布的行動。當年五四提出的民主理想,中國至今可說仍沒有達到民主憲政進程:民眾仍然沒有遊行示威的自由,仍然沒有實現“德先生”的理想訴求。

中央社指出,在紀念五四92周年的當天,中國當局更多是把五四運動作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來定義“五四”。

在“五四”運動的發源地,北京大學,校內也僅有一張音樂會的海報提到“五四”。

“五四”精神領袖之一的胡適在北大校園內沒有任何痕跡,五四另一精神領袖蔡元培塑像被安置在未名湖畔樹叢中偏僻一角。

另據中新網報道,五四上午,河北石家莊外國語學校近2000名學生紀念五四,卻高唱紅歌。

北京學者表示,當代中國大陸年輕一代很少願意關心政治,“多數年輕人根本不敢表達”。 “五四”是追求普世價值,“不是追求國家強大,而是形成公民社會”。

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夏業良認為,中國當局並不承認民主、科學、自由等普世價值觀,“其宣傳和歷史並不一致”。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北大學生向媒體說,當前中國學生精神缺失、思想束縛,在校園內有“思想警員”監督學生,導致很多學生不敢表達。他還認為,“歷史需辯論,但激辯歷史活動多因敏感被取消。日前,幾間高校欲舉辦辛亥百年辯論賽,也被叫”。

夏業良教授還說,當前中國學生不敢表達。比不上“六四”時,“那時學生一腔熱血,為理念並付諸行動。他說,至少很難看出今天的北大學生具備此種精神。20年前的都沒法比,又怎能與五四時相比?”
他還分析說,一代又一代人的犧牲,使得當前學生受到父母“不要觸及雷區”的忠告:批判是危險的!政治是不能搞的!這是中國學生現狀。

五四當天,港澳台倒是多有慶祝活動。

香港當局於周三的五四運動92周年紀念日,上午在“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典禮,港府官員與港澳及大陸的三千多名青少年,出席了這場典禮。學生代表,領讀“五四宣言”,現場觀眾還透過大螢幕,觀看了介“五四”運動升旗儀式,五四升旗也已經成為香港紀念“五四”運動的標誌性活動。

澳門當局也有五四紀念活動。澳門特區政府教育暨青年局在西灣湖廣場聚集了來自澳門48所學校及16個青年社團的代表逾1100人,舉行了“全澳學界慶祝五四青年節升旗儀式”。 紀念 儀式上還包括專題、短片播放,向青少年介紹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也出席了。

五四92周年之際,台灣昨天也舉辦紀念五四運動每年一度的五四文藝節,進一步發揚最初五四學者對文學藝術的熱愛,無論在國際、在兩岸層面都有文藝交流。尤其本屆兩岸的交流,由於許多享譽兩岸文壇的詩人、名作家已年紀老邁,因此主辦單位建議把握時機製作DVD,見證各詩人作家忠於藝術的艱辛歷程,如洛夫、鄭愁予、商禽、管管都已錄製完成,接著錄製對象還有餘光中、楊牧…等名作家。

台灣民間舉行這項特別的“五四文藝節”,今年已堂堂進入61個年頭。今年又適逢中華民國開國,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紀念日,對於民主體制的台灣,更可說是意義深遠。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