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人權爭議大有蓋過中美戰略和經濟對話其他議題之勢

發表時間:

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在兩天的會議之後於昨天星期二結束,這一次的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是第三次對話,在此次對話中,美國方面對中國人權的關注之強烈十分引人注目,人權關切成為這次年度對話的中心議題,人權爭議大有蓋過本屆美中戰略和經濟對話其他議題之勢。在經濟議題上,華盛頓在外界熟悉的主題 人民幣彙率問題上對中國施壓,表示北京應該讓人民幣加速升值,並採取更多行動刺激國內需求。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就美國對中國人權的關注,美方在對話的第一天就主攻人權。9日的開幕式上,副總統拜登和國務卿希拉里都很不尋常地用直率言辭批評中國的人權紀錄。副總統拜登開幕致詞,明白表示奧巴馬堅信保障基本權利和自由才是“促進社會長期安定的上策”。國務卿希拉里繼而表示,中國對人權採取行動,影響蔓延到國外,包括在美國政壇引起反彈。

美國總統奧巴馬9日在接見率領中國代表團的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和國務委員戴秉國時也再一次就北京最近針對民主運動人士展開維安鎮壓一事,表達了直截了當的關切。奧巴馬對兩人表示,北京最近數周鎮壓人權,規模為好幾年來所僅見,令人關切。

白宮會晤結束後,白宮發表聲明說,奧巴馬向王岐山和戴秉國表達了對中國人權的關切。白宮聲明說,奧巴馬對兩人強調他支持言論和信仰的自由,以及資訊自由和政治參與的自由,這些自由都是普世人權。

除了人權,美國和中國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在此次的年度會談中,美國敦促中國讓人民幣進一步升值,中國則要求美國放寬敏感的高科技出口。

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10日星期二在對話結束後的記者會上表示,“我們希望”中國能夠讓人民幣更快的,在更寬的範圍內升值。蓋特納說,人民幣彙率的調整不僅對中國抑制通貨膨脹來說非常關鍵,而且對管理資本進入的風險來說也是十分關鍵的,另外對中國經濟的整體導向,讓中國經濟的增長轉向由內需來帶動,也是十分關鍵的。

在第一天的會議中,蓋特納也曾表示,中國如果加快人民幣升值的速度,放手讓消費者利率上升,將是自利利人之舉,主要是將會增加中國家庭所得而有助刺激內需,並降低美國的貿易赤字。

中國方面則反指美國自己的政策是美國貿易赤字愈來愈高的禍首。商務部長陳德銘在記者會表示,人民幣正在以“非常健康的方式”升值。他表示,美國改變政策,放寬高科技的出口和投資來刺激美國製造業,才是解決問題之道,而不是要中國少賣東西到美國。

此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能否算做一次成功的對話呢?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在第一天的會談中表示,要衡量今年會談是否成功,要看兩國爭執的議題能否出現明確進展。雖然多數商議都是以閉門方式進行,外界無法確定雙方是否已達成任何突破,但是,希拉里昨天在會議結束後表示,美國和中國在華盛頓舉行的坦率會談中取得進展。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