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香港

議員倡限制中國人到香港置業

中國內地人到香港置業導致樓價高企成為不少港人討論的話題,香港政府最高諮詢機構的行政會議成員張炳良同意,香港樓市已成為一個全國性市場,香港樓宇供應量無法滿足中國內地人士的強烈需求,限制內地人士來港置業可以考慮。不過,熟悉政情人士估計,有關限制不可能由香港獨立決定。

香港
香港 Reuters 路透社
廣告

隨着中港人員往來日益密切,香港樓價近年一直上升,已由豪宅漫延至中小型樓宇。有報道指,香港最貴的七個豪宅,業主均為中國內地人士;亦有地產代理表示,豪宅市場中,價格越貴的,內地人所佔的比例便越高,在一億港元以上的,內地買家佔超過一半,有關情況會向中小型樓宇發展。政府數字顯示,今年首季的樓價便比去年上升9%,超越九七年樓市歷史高峰期3%。情況導致不少立法會議員要求政府限制內地人士來港置業,包括民主黨的李永達和另一位鄉事背景的行政立法兩會議員劉皇發。

李永達昨(14日)天出席電台節目時重提舊議,並指澳大利亞和新加坡均屬利伯維爾場,但均有限制外國人購買某類物業,以保障本地居民的住屋福利;出席同一節目的行政會議成員張炳良亦認為,分割物業市場的建議可以考慮,因為市民的工資增長已經趕不上樓價增幅,加上內地需求衍生的結構性問題,未來十年對香港房屋的需求會更大,港人的住屋需求,政府不能漠視,即使是利伯維爾場,亦可作出一定限制,但事先要考慮清楚限制的形式。

張炳良補充,即使落實分割市場,市民亦不可高估政策成效,因為如果境外人士有極強的購買力,他們會集中購買不受限制的單位,例如豪宅,但最終仍會影響中小型單位的價格。

他又認為,港府可以考慮恢復興建較廉宜的居屋,租售予收入不高的家庭。

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響應時重申,該局局長鄭汝樺四月時已表示,限制內地人士來港買樓的問題複雜,當局須小心研究,有關立場未有改變。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