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環球時報力挺中國人接任IMF總幹事

就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總幹事卡恩身陷“性侵門”官司,而無法繼續履職之際,《環球時報》18號公開發出呼籲說,中國人應當出任IMF總幹事。該報的這篇評論文章認為,過去十多年來,中國已經湧現出了一批精通國際金融規律與中西方溝通之道的,優秀的金融家和銀行家,幾年前出任世界銀行副行長的林毅夫,和去年出任IMF總幹事特別顧問的朱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擁有投票權的24位IMF執行董事能夠看清這一點,推選一位中國人來擔任IMF總幹事,這將是對中國崛起的巨大尊重,更是優化國際金融秩序標誌性的一步。

路透社REUTERS/Jason Reed
廣告

文章又說,去年11月,IMF執行董事會通過了成員國份額的改革方案,中國僅位列美國和日本之後,成為該組織第三大份額的經濟體。份額的上升,意味着今後中國將有更多的權利和義務,來影響和參與IMF的宏觀經濟決策。該組織最重要的職責之一就是監察貿易、提供資金協助,而這恰恰是經濟崛起中國的優勢內容所在。因此,如果由中國人擔任IMF總幹事的話,將大大推動作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和第一外彙儲備國的中國,與國際社會的經濟溝通。

對此,《聯合早報》昨天引述北京有關學者的分析認為,目前,要實現由中國人出任IMF總幹事的這一願望,仍有很大障礙。首先就是來自歐盟的反對,特別是一些歐盟國家目前仍然在債務危機中掙紮,歐盟不可能輕易放棄這一重要位置。不僅如此,美國、日本,甚至某些把中國看成是潛在對手的新興國家,也未必會支持,因此,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人選要爭奪IMF總幹事的位置,短期內還很困難。

與此同時,《21世紀經濟報道》的相關評論也認為,卡恩的去職,反而不利於中國等新興國家爭取更大話語權的努力。對此,有觀察人士注意到,這種觀點或許從一個側面證實了坊間所流傳的,有關“卡恩與中國政府有着非同一般親密關係”的傳言。因此,如果這個傳聞屬實的話,卡恩的“落馬”,無疑將是中國方面的一個重大損失。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