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中美非洲利益之爭

發表時間:

正在非洲進行5天巡迴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第一站贊比亞語出驚人地說,非洲須提防"新殖民主義",希拉里直接將攻擊的矛頭直指大力擴展與非洲關係的中國,同時告誡非洲,美國希望向非洲大陸投資,以加強美國與非洲的經貿關係。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希拉里在盧薩卡接受電視採訪時,被問及到有關中國在非洲大陸影響力日增的問題時做了上述表示。她首先維護美國在實現了民主及市場自由的非洲國家的貿易政策說,美國的政策是從長遠考慮的,她認為,對非洲的投資應該是持久的並讓整體非洲人民受益。她進一步表示,美國不光為非洲的精英階層投資,還是為非洲人民投資。希拉里還暗指中國說,有些國家的做法很容易,他們來到非洲,攫取了非洲的資源,再賄賂這裡的官員,然後再離開,這種做法我們在殖民時代就曾見過。她警告:對於只和菁英分子打交道的朋友,非洲人應該小心。

除了在與非洲貿易投資規模上做出承諾外,美國國務卿還在政體上突出西方的優越性,她表示,一個良好的制度(西方模式)有利於發掘民眾的潛力。希拉里說,有些國家前來非洲進行投資時,我們希望他們順利,但也期待他們做好事。但我們不希望他們破壞非洲的良好統治。希拉里並暗指席捲阿拉伯世界的革命浪潮說,青年一代不會聽任別人對他們指手畫腳。

前來參與美國優惠貿易協定年度會議的希拉里克林頓此行,是1976年以來第一位訪問贊比亞的美國外交首長。而目前,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非洲的最大貿易夥伴。

近幾年,中國在非洲投資大幅增長。根據中國國內專家的資料,中國與非洲的雙邊經貿已經連續8年保持超過30%的增長速度,雙邊貿易額在2008年跨過了1000億美元大關。雖然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雙邊貿易量略有下降,但在此之後,2010年雙邊貿易額躍升至1270億美元,使中國成為非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在中國政府出台各項鼓勵政策、深化雙邊貿易關係的同時,中國企業在非洲的投資也實現大幅度增長。而非洲最大的中國投資流入國是南非,位列其後的分別是尼日利亞,希拉里出訪的贊比亞則名列第三,接下來還有阿爾及利亞、蘇丹、剛果金、埃及、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和毛里求斯。而從投資領域來看,急需石油及礦產資源的中國將大部分對非洲直接投資集中在採掘業,而其他行業的投資項目總數也不少,而隨着中國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中國業內人士預計,中國對非洲製造業的投資有望增加。

除此之外,中國還與33個非洲國家簽訂了雙邊投資促進和保護協議,並與11個非洲國家簽訂了避免雙重徵稅協議。另外,中國還以股權基金形式建立了一個中非發展基金,支持和幫助在非的中國投資企業。中國還倡導在非洲設立工業園區,並向規畫中設立在贊比亞、毛里求斯等6個工業區投資了2.5億美元用於基礎建設。

對於中國在非洲大陸活躍的經濟表現,希拉里在與贊比亞總統的記者會上說:中國在非洲的大筆投資反映出一個現實,即中國在非洲大陸上有利可圖,而且這種利益還將不斷增長。對此,美國國務卿表示,擔心中國在非洲的外交
援助與投資行為,不總是符合普遍接受的透明化與廉政的國際標準。所以美國已就中國在非洲的活動跟中國展開對話。

事實上,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近來時常對中國加以指責。上個月,她有關"中國在人權問題上的做法是在試圖阻止歷史”的言論,就引起中方的回擊,指這是"中美關係良性發展態勢中的一個不和諧的音符",反映出"美國對中國的傲慢與偏見"等。希拉里此番就非洲新殖民主義發出的警告,又涉及到中美在非洲的利益。中國一直擔心歐美會排擠中國在非洲的既得利益和潛在的發展勢力。中國此前曾就美國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間2011年《非洲增長與機遇法》評論認為,非洲國家在過去10年中並未真正得到實惠。雙方以上在非洲政策的相互指責顯示:中美在非洲的利益之爭將日趨明顯。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