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當今世界

太陽能市場: 德中雙方均鬥志昂揚

發表時間: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慕尼黑太陽能展會於6月8日到10日舉行。來自47個國家的2280家太陽能產品生產商參加了展會,觀眾人數達到了破紀錄的7萬7千人。其中,東道主德國有977家參展商參展,排名第一。但在參展的外國展商中,中國的陣營則一年比一年強大和顯赫,今年參展的中國企業逾500家。

廣告

去年中國參展商還只有333家,今年已增加到524家。中國企業對德國市場的興趣越來越濃厚。2010年在德國裝設的太陽能電池板中,每兩塊就有一塊是來自中國。這對德國廠商來說無疑是個警告信號。

中國的目標是在綠色能源領域佔領世界領先地位。但在德國政府剛不久做出了2022年退出核能的決定後,德國必然大力發展綠色能源工業。德國是出口老二,對綠色能源技術等高新技術的出口尤其重視,當然不會把市場拱手讓給中國。那麼,在爭奪國際太陽能市場的戰鬥中,德國和中國各有什麼王牌呢?

太陽能技術目前包括太陽能發電、太陽能加熱和生產技術等。在這一領域裡,德國始終擁有世界領先地位,而且受到專家們的承認。但德國生產的太陽能光伏十分昂貴,被德國人稱為是最貴的可再生能源。中國同類產品價格低了近三分之一,這就使中國產品能長驅直入,浩浩蕩蕩佔領德國市場。不過,德國太陽能經濟總會會長克寧格(Carsten Koernig) 表示,中國的價格優勢不久前已降到了20%,現在則已降到了8%,而且發展趨勢是繼續下降。而德國太陽能工業則打算利用能源轉向的大好形勢,於2012年就將太陽能電源的價格下調到家庭用電價格。克寧格還表示,到2017年時,德國太陽能將不靠補貼也能生存。在近3年內,德國太陽能廠家將在本國投資55億歐元,將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翻一番。太陽能電源與德國總電源的比例今年將由2%增加到3%,到2020年時將達到大約10%。迄今為止,德國已裝設了17千兆瓦的太陽能發電裝置,中午陽光燦爛的時候等於是10個核電站在發電。

日本福島核電事故發生後,人們對能源的安全要求會有所提高。德國太陽能工業打算大力開發美國和日本市場。德國目前擁有12%的太陽能世界市場份額,而且以後也不打算讓出一分一厘。

中國在太陽能電池板方面已是世界第一,世界市場佔有率超過了30%。不過,中國太陽能工業雖然在國際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國內卻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太陽能電池工業在國內已出現產能過剩,因為接入電網的太陽能發電設施太少。不過,北京已經決定,到2020年時,太陽能發電量要增加五倍,可再生能源比重要上升到15%。外界估計,產能過剩現象不久將得到改善。再者,中國在科研上的潛力也不可忽視。
太陽能展會1991年首次在德國開展時,只有5家廠家參展。短短20年後,參展商已增加到近3千家。中國太陽能電池

口有一半是銷往德國,而德國太陽能產品則有一半是銷往國外。很顯然,爭奪太陽能市場的競爭已十分激烈。隨着國際太陽能產品價格的下滑,德國面臨著價格的巨大挑戰,而中國則必須在技術上繼續攀升才能保住領先地位。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