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中國專家反對核能擴建

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向德國“世界報”表示,德國代表了世界發展的方向,中國應該及時告別核能擴建。他說,中國能源計畫部門“不僅在應對核能風險方面很幼稚,而且低估了核能其實十分高昂的價格。”

地震後的四川
地震後的四川 (Photo : Reuters)
廣告

德國總理默克爾因走出核能政策受到歐洲的批評,但卻受到一位中國知名專家的支持。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向德國“世界報”表示,德國代表了世界發展的方向,中國應該及時告別核能擴建。他說,中國能源計畫部門“不僅在應對核能風險方面很幼稚,而且低估了核能其實十分高昂的價格。”

由於中國缺乏對核能的討論,這位83歲的物理學家在科學刊物“科學時代”上批評北京的“核能大躍進”很快引起轟動。何祚庥說,中國核能部門掩蓋了核能的真實價格。根據中國發改委審批部門的說法,核能比通過原油獲得的能源最多貴20%。但何祚庥指出,這裡有很多問題既沒有提到又沒有折算進去。比如,核電站安全成本、鈾的購買、核廢料的處理及最終儲存等等。

在安全問題上,何祚庥估測,中國第二代核電站可承受6.5級地震,正在建造的第三代可承受7級地震,如果遇到類似於2008年四川的九級地震則無能為力。雖然中國官員表示以後會把核電站建在地震長期低於四級的地區,比如湖南,但何祚庥問道:“湖南剛剛經歷了持續數周的百年大旱,到哪裡去調取冷卻水啊?”再者,目前已知的全球鈾礦藏僅能供500個供電各1千兆瓦的核電站運轉60年。到時因鈾引起的衝突將十分劇烈,所以,中國最好及時中止核能的擴建。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