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政治

官方智囊為重慶模式辯護 貶稱批評者為蟲為牛

重慶市委黨校教授蘇偉是薄熙來治下“重慶模式”的主要理論推手之一。近日,蘇偉通過法國記者訪談的形式發表長文,系統性地為“重慶模式”辯護,其中針對批評重慶打黑罔顧法律正義的批評者,蘇偉將其比作蟲子和鬥牛,進行了猛烈攻擊。

12371.gov.cn
廣告

6月上中旬,法新社北京分社記者瑪麗娜、博思天、《費加羅報》首席記者海風、法國國際廣播電台法語組駐京記者拉嘉德、《世界報》駐華記者布里斯先後採訪蘇偉,後者以此為契機,發表9000多字的訪談體長文,圍繞“什麼是唱紅”、“唱紅與打黑的關係”、“唱紅是否左傾”等七個主要問題展開辯護。

在蘇偉看來,“唱紅”與“打黑”是相輔相成之舉,只有又打黑又“唱紅”,法治加德治,才能治本,改變官場生態環境和社會生態環境。蘇偉承認,在選擇紅歌範圍時,刻意避開了中國共產黨犯錯誤的“文化大革命”10年中那些調子“左”的歌,稱它們不是“紅歌”,而是“紫歌”  紅得發紫的歌,重慶將它們拒之門外。

至於重慶打黑運動中的程序正義問題,蘇偉並沒有區別“法制”與“法治”在內涵上的區別,而始終以前者統稱。他繞道法國,高度讚美巴黎公社開創的“議行合一”傳統,並稱必然取代西方通行的“三權分立”而成為世界主流政治形式。

在這一前提下,蘇偉稱重慶打黑是“社會主義民主基礎上的社會主義法制行為”。而質疑打黑的聲音,在蘇偉看來不外乎歸於兩類,一類是被重慶打黑觸動的特殊利益集團,另一類是站在西方資本主義民主基礎上,以三權分立和司法獨立的“有色眼鏡”的人。

在程序正義的實質問題上,蘇偉以吃飯打比方,一方面承認“民主”和“法制”是普世價值,但同時又認為這種普世價值沒有意義。針對批評重慶法院缺乏獨立性,政法委領導公檢法部門辦案的聲音,蘇偉反駁說,共產黨對公檢法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制的特徵,正如在一口鍋里“亂煮亂撈”地吃火鍋就是重慶人吃飯的特徵。

蘇偉更從道德層面嚴厲指責批評者,稱他們還不如在夏天出生、從未見過冰的“夏蟲”,輕蔑地稱“你給它講什麼是冰,就如同對牛彈琴一樣,它搞不懂的”。蘇偉還更進一步地指控,對於那些看到冰卻不承認的蟲子,“就有立場和特殊利益問題了”。

雖然重慶檢察機關在追訴李莊“漏罪”時,並沒有將所謂“合同詐騙”列入其中,但這並不妨礙蘇偉繼續將李莊索要代理費用的行為作為他眼中“黑律師”的典型,並成為代表“特殊利益”的具體事例。蘇偉更宣稱,這樣的特殊利益集團如果與黑社會“勾結”起來,是多麼恐怖的事情。

蘇偉還針對採訪者的背景,頻頻用法國歷史為重慶辯護,例如用法國人不會唱馬賽曲來為“唱紅”辯護,將毛澤東的階級鬥爭理論同法國1789年革命相提並論,並用薩特帶上紅袖套作為他支持毛澤東的例證。

對於批評唱紅是左傾回潮的觀點,蘇偉再次輕蔑地將其比喻為鬥牛,正常的紅布在鬥牛眼中都是“左”得很的火,非得拚命把這團火頂滅。因此蘇偉充滿優越感地表示,重慶的一貫態度是“走自己的路,讓牛們去說吧”。

然而另一方面,蘇偉也不點名地批評了以“烏有之鄉”為代表的極左毛派,稱他們是少數真“左”的人,實際上再給重慶“幫倒忙”。

值得注意的是,在重慶模式的官方智囊中,蘇偉罕見地公開提到薄熙來的在十八大後政治前途的話題,雖然他堅決駁斥了推斷個人名利動機的做法,稱之為“具有廣泛自發性的歷史性謬誤”,另一方面,他自豪地列舉了重慶當政者的政績,認為已經樹立了足夠的口碑,不需要再通過唱紅的方式去“更上層樓”。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