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溫家寶訪德:合同、前後矛盾和人權上的分歧

發表時間:

在中國總理溫家寶訪問德國之際,中德兩國的企業簽署了價值150億美元以上的合同。溫家寶昨天周二在德國的訪問,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高金額的合同,在中方訂購的空中客車的數量上,有關的說法先後矛盾,另外中國和德國在人權問題上繼續顯現分歧。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就中德兩國的企業簽署的合同金額,溫家寶與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昨天在柏林舉行聯合記者會時,對記者表示:今天簽署的合約,金額超過150億美元。在這150億美元的合同中,包括對A320家族空中客車的大筆訂購,中方訂購的A320家族空中客車的數量,德國總理府首先表示,是62架,但是隨後,空中客車集團糾正說,不是62架,是88架。就這一數字上的前後矛盾,德國總理府隨後解釋道:德國總理府不知道合同談判過程中的最新進展。

德國是中國在歐洲的最大貿易夥伴,去年雙邊貿易額達1424億美元,中國銷往歐洲的產品有1/3是輸往德國;而德國對中國的出口所佔比率也由10年前的3%增至5%。 中國商務部表示,雙方經貿合作會談將包括汽車及零件、化工、機械製造、電子電器、新能源和投資等多個領域。

德國是溫家寶歐洲三國訪問的最後一站,在德國之前,溫家寶訪問了布達佩斯和倫敦。昨天星期二,溫家寶參加了第6屆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並發表演講,溫家寶表示,我們-中國和德國-是緊密的合作夥伴,溫家寶更進一步表示,我們期待着對我們主權的尊重,對我們的領土完整的尊重,對中國人民自主選擇的尊重。

溫家寶強調,中歐社會制度、文化背景和歷史遭遇各不相同,只有相互尊重,雙方才能超越意識型態、政治制度和發展模式的差異,發展平等的夥伴關係。中方希望歐方尊重中國大陸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中國大陸人民的自主選擇,共同推動中歐關係持續健康向前發展。

在訪問德國之前,溫家寶在倫敦已經對 想在中國人權問題上指手畫腳的歐洲人提出了警告。在倫敦訪問期間,溫家寶對於有記者提出有關中國人權狀況的問題,溫家寶的回答是,曾就人權問題和英國首相卡麥隆交換意見,認為中英雙方應該互相尊重、平等對待,「多一些交流,少一些指責」。他並表示,記者應該多了解中國國情,再做出批評。

中國總理溫家寶28日晚間接受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晚宴款待,兩位總理將共同主持首次中德政府協商會議。除了歐洲債務問題和兩國貿易關係,人權問題預料也將浮上檯面,德國外交部長威斯特威勒告訴媒體,他會提出德國對於中國人權問題的關切。

由於默克爾在2007年9月接見達賴喇嘛,中德兩國關係一度緊張。日前有報導,默克爾曾在私人信函中要求中國釋放在德國頗有知名度的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威斯特威勒說,艾未未雖然獲釋,但行動仍受限制;他說:過去幾個月,德國接到有關中國人權許多令人難過的消息,但比起15年前算問題是改善許多。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