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亞洲周刊

中共九十週年尋找最佳政改時機

發表時間:

亞洲周刊
亞洲周刊 RFI
廣告

最新一期亞洲週刊的封面專題是什麼?

最新一期亞洲週刊的封面專題是:中共九十週年尋找最佳政改時機。中國共產黨九十週年黨慶前夕,總理溫家寶在倫敦表示:解決貪腐問題的根本途徑,是堅定不移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但根據中共高層幕僚透露,中共可能要到十年後的二十大,才能全面推動政改,十八大將先提出社會體制改革,加強社會管理。《人民日報》發表《傾聽那些「沉沒的聲音」》,王滬寧執筆,九名常委簽名,強調「維權就是維穩,維權才能維穩」。政學兩界再現左右之爭,影響中國未來。

長期以來,中共官方所訂的黨史,有許多保留的地方,最近有怎樣的改變嗎?

在中共建黨九十週年前夕,中央黨校教授、黨史專家羅平漢的四十萬字《黨史細節》出版,書中的細節,講述了毛澤東的記憶誤差,講述了「中山艦事件」源於一場誤會,講述國際共產主義活動家季米特洛夫的口信有力確立毛澤東在中央的領導地位,講述了「兩個凡是」不是官方所指的華國鋒最早提出,也不是為了阻撓鄧小平復出。

與中共官方主流不一樣的意見,如何看待中共九十周年呢?

亞洲週刊專訪了前《人民日報》副總編輯周瑞金,他指出,中國共產黨最偉大的,是犯了大錯誤而能撥亂反正,這才是黨的偉業,但唱紅歌不能解決問題,還是應該回到政治體制改革。

今年是中共九十周年黨慶,中國大陸社會上出現哪些相關的特別現象呢?

中國掀起紅劇季狂飆,拍攝了《建黨偉業》等二十八部電影,並製作了紅色史詩式大型電視劇《中國一九二一》、《開天闢地》,以及紀錄片《一九二一:點亮中國》等,為中共九十週年黨慶賀壽,但也面對網民調侃及惡搞。

除了封面專題外,本期亞洲週刊還有哪些重要內容?

本期亞洲週刊專訪﹕中華民國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他表示,蔣介石日記可信度百分之百。國民黨丟掉大陸主要還是蔣介石戰略錯誤,蔣對毛澤東的力量判斷錯誤,其次也錯估自己的自信心。抗戰時就是「一國兩府」,一個是重慶政府,一個是延安政府。郝柏村說,兩岸分歧不在主權在制度,相信大陸制度會改,歷史的潮流誰也擋不住。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