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北京地鐵電梯事故敲設計維修警鐘

通車未及兩年的北京地鐵4號線發生自動扶手電梯逆行意外,乘客失去重心跌倒,造成「人迭人」,導致一死三十傷,其中三人重傷。專家估計,意外與負荷過重及後備安全失效有關。香港和廣州等地的地鐵均表示,會加強檢查和疏導人潮。

北京地鐵4號線一站台(網絡圖片)
北京地鐵4號線一站台(網絡圖片)
廣告

意外5日早上九時許發生,地鐵4號線「動物園站」出口一條十多米的上行扶手梯,突然逆行,傷者龔志雄和田女士事後憶述,扶手電梯突然發出「咔咔」的聲音,停頓一兩秒後,突然向下滑去,扶手帶亦隨之後溜。乘客頓時失去重心向後摔倒,驚呼聲一片,很多人倒在電梯最底的「出梯位」,死去的十三歲孩子在自動扶梯較後位置,被壓在最底,而他的父親和姊姊亦嚴重受傷。

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工程師盧覺強根據記者轉述情況估計,意外可能與機器「滑齒」有關,另一原因是負荷過重,以致梯級和驅動鏈移位或斷裂。但一般而言,自動扶梯會有後備安全裝置,當電梯溜後時,會自動煞停及鎖實電梯,是次意外顯然是後備安全系統亦失效,令電梯在地心吸力下溜後。

他建議市民乘搭電梯時,至少單手扶着扶手帶,發生意外時,亦不易跌倒。他更指出,扶着扶手帶時,手部應在前,而不是與身體平衡。

扶手梯廠商奧的斯表示,肇事電梯6月22日才進行過例行檢查,意外後,4號線全部十台同類扶手電梯已停用,以便進行檢查。

根據京鐵網站,京鐵客流量大,四月時,錄得一日逾724萬客流量紀錄,4號線日均客流量達80萬,5月1日長假期時,客運量更高達116萬人次。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委員會主任高毓才說,事故反映地鐵交通人流過大,系統不堪重負;應該採取必要的手段,限制或減少地鐵的人流量。

中國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則認為,現時鐵路等公共設施工程大量上馬,對公共設施質量放鬆,將會造成嚴重隱患。
北京4號線由北京京港地鐵有限公司營運,香港鐵路佔49%股分,其建設以香港鐵路為藍本。香港機電工程署發言人說,已因應是次意外要求港鐵安排加強檢查港鐵自動扶手電梯裝置,確保有效運作。

廣州地鐵公司亦表示,已加強檢修設施,並考慮推出新措施,防止電梯事故,包括在上下班高峰期,安排人員在部分大客流車站引導乘客排隊上下車、有序乘搭電梯。

北京地鐵4號線今年已四度發生故障,一列地鐵在今次意外前一天由安河橋北站前往北宮門站時遇上電纜脫落停電;上月20日,其延長線新宮站亦出現間斷電近四小時;2月時,西單站的扶手電梯亦曾突然停下。至於同樣是港鐵參與營運的深圳地鐵4號線,去年也曾出現倒後行情況。

香港有評論質疑,港鐵在港的鐵路以高質安全見稱,為何在中國內地意外頻生,雖涉及中國人員的質素,但港鐵的監察責任亦不可推卸。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