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經濟與貿易

法國媒體看京滬高鐵

發表時間:

中國京滬高鐵6月30日正式通車, 引發關注, 法國世界報和回聲報都報道了這個消息。世界報注意到, 京滬高鐵引發的爭論和徇私舞弊的背景,但表示, 這是繼太空人、北京奧運、上海世博之後, 中國人驕傲殿堂中的又一件新作品。

中國京滬高鐵2011年6月30日正式通車
中國京滬高鐵2011年6月30日正式通車 圖片:RFI/Stéphane Lagarde
廣告

中國京滬高鐵全長1千3百18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高速鐵路線,它正式運營選在中共建黨90周年的前夕,第一班車於6月30日下午15點,從北京南站出發,4個小時48分後抵達上海。

法國世界報說,京滬高鐵比原計畫提前一年開通,但原定380公里的時速,卻因工程主持人的倒台而降了下來。主持這項工程的前鐵道部長劉志軍曾雄心勃勃要在2020年之前建造1萬6千公里的高鐵網絡。

劉志軍被指控徇私舞弊,操縱中國高鐵項目承包系統。他今年2月被以“嚴重違紀”開除中共黨籍,撤銷職務。今年年初,山西企業巨頭丁書苗比他提前幾個星期被捕。丁書苗的公司負責向中國高鐵項目提供屏蔽噪音的設備。而這一次反腐打擊行動還沒結束,仍有鐵道部的官員們繼續落馬。

與此同時,中國鐵道部的巨額債務也引發議論。除了京滬鐵路項目耗資兩千兩百億元人民幣之外,中國媒體今年年初引述國家審計局的數字,報道鐵道部的債務驚人:2009年為一萬三千億元人民幣,現在可能超過了兩萬億元人民幣。

世界報還說,京滬高鐵的豪華倉照片在網上曝光,在人人抱怨物價上漲,生活太貴的當口,也讓人氣得牙根癢癢。京滬高鐵的觀光倉類似於飛機上的商務艙,富有的人坐在紅色真皮座椅上,在司機身後,可以全景觀賞飛逝而去的風景。

鐵道部長劉志軍倒台後,高鐵項目進行了“合理化”調整:為了減少能源耗費和降低票價,京滬高鐵的速度被降了下來,有些列車全程用5個小時,有些列車因大站停車,全程用8個小時。車票價格則從440元到1750元不等。

此外,京滬高鐵降低速度還引發有關安全的爭議。世界報引述香港南華早報披露的消息說,由於京滬高鐵軌道的“軌枕”被摻入劣質煤灰,影響到軌道的安全使用壽命。

對於京滬高鐵的安全問題,原鐵道部科技司司長周翊民今年6月表示,高鐵項目不斷出現問題,卻又經常保密,讓他感到不安。他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表示,京滬高鐵動車組用的是日本新幹線和德國西門子的技術。這些國外高鐵巨頭曾明確表示,他們出售的車,最高時速為300公里。然而,中國鐵道部自己改裝後,卻宣稱他們自主研發的高鐵時速為380公里。周翊民認為,從長期來看,中國還沒有能力建造時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鐵。

對此,負責建造高鐵的中國國營公司反駁說,周翊民退休已經10年,跟不上現代技術的更新發展。對此世界報說,去年秋天,京滬高鐵動車組(CRH380)的工程師們曾向世界報記者解釋說,他們之所以成功,靠得是整個團隊無可比擬的工作熱忱。

世界報說,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建造了5小時連接兩大地區的高鐵以及沿途超現代的火車站,而中國媒體有關高鐵安全的爭論,似乎有點遮掩了這一成功的光輝。

另外,京滬高鐵沿線地區都期待着高鐵帶來旅遊大潮和商業繁榮。為此,孔子的故鄉曲阜市修了一條嶄新的大街,連接高鐵車站和旅遊景點。

京滬高鐵的通車還引發飛機票的降價。航空公司為應對高鐵的挑戰紛紛降價。從7月1日起,京滬航線的飛機票價從不含稅的800元降到了不含稅的400元。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