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美國動向

21世紀屬於中國?

發表時間:

中國是否將控制世界?如果是,那麼需要多久?這是 “芒克辯論”的主題。半年一次“芒克辯論”由奧利基金會贊助,6月中在多倫多大學舉行,參加辯論的4位學者分別是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全球公共廣場主持人紮卡里亞、哈佛大學歷史教授馮古森和清華大學國際經濟中心主任李稻葵。前兩位為反對方,後兩位為支持方。觀眾被要求在辯論前與後對“21世紀屬於中國”決議投票。辯論前投票顯示支持和反對幾乎持平,39%支持,40%反對;辯論後投票顯示反對方高居62%。

廣告

基辛格認為中國國內有太多問題  一個老齡社會、巨大農民工人口、缺少工作機會、沿海城市和內地的巨大差距,加上國際環境,他難以想象中國如何支配世界。他說,中國必須創造數百萬工作機會、數百萬農民工離開農村到城市生活,還有更多農民工來回走,這對中國是巨大挑戰。他還指出在30年內中國每一個享受社會保險的人只有兩個工作年齡的人在支撐。基辛格說,“下一個十年將看到中國試圖將其政治體制與其經濟改革相一致。”他說“我不相信一個忙於其根本變革的國家還會有功夫來支配世界。”

紮卡里亞在將其開場和結論發言整理發表在CNN網站上,題目是“為什麼21世紀不屬於中國”。他的立論主要在經濟、政治和地緣政治三方面。他認為,任何國家的經濟增長不可能永遠直線上升,總要經過由快放緩的過程。日本當年也大有成為世界最強的氣勢,但實際上並未出現。多數亞洲虎國家都曾在20至25年間保持經濟增長速度9%,然後降到6%到5%,中國也將遵循這一規律。他說,值得指出的是中國經濟體制導致了巨大低效,如房地產泡沫等;中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量一個月抵過印度一年,但中國增長速度僅高於印度兩個百分點。換言之,中國經濟增長質量不高,大量基礎建設回報很低甚至沒有。聯合國的一項報告指出,中國未來25年將損失4億人口。他表示,在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最強大國家的人口是處於下降狀態的。日本就是人口下降國家的典型。

政治上,紮卡里亞說,就算中國真的能成為世界經濟最強國,但中國缺乏領導世界的政治能力。他說,日本曾當了幾十年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未看日本有任何宏偉的霸權計畫。他說,中國是一個被重重危機的政體統治的國家。現在還不清楚下屆領導人的走向。另外,中國還沒有解決一個根本問題,即中產階級出現後準備怎麼辦?以及如何回應人民的願望。他說,台灣在經歷了相似過程後,過渡到民主制;韓國也一樣。但走過這些階段並不容易,都出現過流血和騷亂。

從地緣政治角度,紮卡里亞說,人們喜歡說亞洲的崛起。但是他認為並不存在亞洲的崛起。亞洲有中國、日本、印度。它們相互之間並不相似。當中國崛起時,印度、日本、印尼、越南、韓國和其他國家都會做出強烈反應。中國並不是在真空中崛起的,而是在一個有着競爭對手的大陸崛起。

哈佛大學歷史教授尼阿爾•馮古森和中國清華大學世界經濟中心主任李稻葵支持21世紀屬於中國。馮古森認為,從歷史長河看,除了19、20世紀例外,大部分世紀都屬於中國。他認為,21世紀的問題關鍵在於西方的衰落,歐元區危機和美國沉重債務危機是西方衰退和自滿的標誌,並將使世界落入中國手中。他說,“是的,中國國內經濟增長率接近10%、有一個占支配地位的加工工業、超過一兆外彙儲備、是世界上最大債主。但是,這還不夠,21世紀將是中國的,因為一個過於沉重、過於槓桿化、性慾過強的美國  還不用說一個功能不全的歐洲  正在衰退。”

李稻葵則認為中國並沒有一個支配世界的計畫;中國的成就不需要以世界的損失為代價,他說,“中國的崛起並不意味着要支配世界。我們大家將一起擁有這個世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