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人口與未來

上海專家:中國第四次單身浪潮已經來到

發表時間:

上海社會科學院專家表示,大陸第四次單身潮已經出現,主動選擇單身的單身女性明顯增多,而且還帶動了“單身經濟”,據調查,三分之一的單身女性在“攢錢買房”,比例超過了“買衣服和美容”。

單身浪潮雖然已經出現,但對大多數人說結婚生子依然是人生大事,圖為2010年5月11日,在上海世博會舉辦的集體婚禮.
單身浪潮雖然已經出現,但對大多數人說結婚生子依然是人生大事,圖為2010年5月11日,在上海世博會舉辦的集體婚禮. reuters
廣告

在廣東省婦聯日前舉辦的“華人社會和諧家庭論壇暨第九屆全國家庭問題學術研討會”上,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助理研究員陳亞亞在提交的大會論文《都市單身女性的生存狀態考察》中提出,中國大陸的第四次單身浪潮已經來了。

中國大陸曾經出現過幾次單身潮,第一次是在20世紀50年代,受首部《婚姻法》影響所致;20世紀70年代末,知青為了返城紛紛離婚,引發了第二次單身潮的出現;20世紀90年代以來,改革開放引發傳統家庭觀念的轉變,第三次單身浪潮來臨;到了20世紀末,隨着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女性自主意識的提升,第四次單身浪潮逐漸顯現,如今,這種浪潮更明顯了。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陳亞亞在廣東省婦聯舉行的學術研討會上表示,調查發現北京年齡介乎 30至 50歲的單身者中,女性超過六成;上海女性單身的人數越來越多,當中認同獨身的高達 82%。而且更有 30.35%單身女性,認為工作是要賺錢買樓,比例已經超過賺錢買衫和美容。

陳亞亞表示,越來越多單身女性,不是因為“客觀形勢”而單身,反而是主動選擇單身。

為什麼這麼多的女性選擇成為單身女性-單女?

陳亞亞說,很多研究者認為,單女的出現,反映了女性獨立於家庭之外的獨立主體性的產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她們過着一種自主的生活,進入婚姻是一件可以等待和選擇的事情,而不是一件被迫去完成的事情。

她認為,那些對傳統女性角色進行摒棄或者對傳統婚姻模式重新審視的單女,更容易認可自己的單身狀態。“她們通過自己的反思和生存實踐,正在挑戰主流的婚戀制度,證明拒絕傳統的女性角色,比如妻子或母親後,人生也許會更加自由和精彩。”

“隨着單身者的增多,還出現了單身經濟這個新名詞。”陳亞亞分析,不少單女是獨自居住的,一般都有工作,其中多數人的經濟狀況尚可,消費能力較強,對市場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即使偶有不理性,也不過是購物,不會選擇酗酒、賭博之類的危險行為。三成單女在“攢錢買房”。

陳亞亞說,生育問題是單女的一大困擾。在中國大陸,單身生育不但不能享受生育保險,而且報戶口時還得交一筆不小的社會撫養費。”她說,“例如按照上海市的規定,2010年已達到婚齡的單身女性,如果生孩子,必須交納15919元 ,這對於只能獨自撫養孩子的單女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

陳亞亞還指出,根據《男人裝》的調查,近4%的女性因“性取向”而單身。上海單女的這一傾向更是高達4.75%,居全國之冠。不過,“儘管越來越多的女性不再違心地選擇異性戀婚姻,能順利找到同性伴侶的人卻不多。”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