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關注中國

中國增持歐元國債是危險還是機會?

發表時間:

中國外彙儲備高達兩萬8千473,38億美元。這些錢中,美元和歐加起來元佔了一半以上。以前,中國外彙儲備主要是美元,為了規避風險並使外彙儲備多樣化,從而增加了不少歐元,但誰知如今歐元也遇到了嚴重的危機。中國本來希望用一定的財力拯救歐元,但目前看來歐元區的經濟令人擔憂,中國外彙儲備面臨大幅縮水的危險。法國論壇報和其它報刊最近紛紛刊登有關的文章,在今天的關注中國專題節目時間我們來綜述一下中外媒體的有關報道。

歐元
歐元 路透社
廣告

是‘危’還是‘機’

法國論壇報網站以“中國擔憂大西洋兩岸的債務危機”為題指出,‘危機’兩個字用漢語分拆來解釋,就是危險和機遇。這說明中國人經常將危險看作是一次機會。但今天,隨着大西洋兩岸債務問題越來越嚴重,震撼着歐美國家。這次危險也許很難再是一次機會了。
近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出口量大增,手中掌握大筆的外彙。當時中國曾經豪賭美元,認為大量購買美國國債既安全又有豐厚的回報,因此中國成為掌握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但誰曾想,美元危機日益加深,本來對美國十分寬容的國際評級機構也不得不警告美國,他的債務危機已經到了“需要監督”的階段。因為美國的債務已經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目前,國際上的幾個評級機構都是美國的評級機構,這些評級機構經常將其它國家金融問題說得十分嚴重,將希臘既西班牙等國的信用級別降至‘信用違約’。信用違約是什麼意思?就是要破產了。就像一個家庭如果欠債過多,無力償還,只好失信,或者說賴賬,債權人干認倒黴。這些評級機構本來對美國網開一面,現在連美國都有被下調級別的危險,說明美國的債務問題有多麼嚴重。而中國手裡攥着如此多的美國國債,如果美國一旦也被降至‘信用違約’級別,中國手裡的這些美國國債便成為廢紙一張。中國幾億人辛辛苦苦勞動換來的這些外彙便如飛灰湮滅。上周三,中國一名發言人專門呼籲美國採取適當的措施保證投資人的利益。

擔心美元,增持歐元和其它貨幣

專家指出,中國自今年一月起大幅度增加其他貨幣的儲存。國際資訊機構一名經濟學家格林Stephen Green指出,今年的情況就很明顯,中國今年的外彙儲備數額和美國債務之間相差1500億美元。而中國在同一階段儲存的外彙增長了76%。這意味着中國已經不去買美國的國債了。而是越來越多地儲存其他貨幣。但是如果中國不買美國國債,誰去買美國國債呢?經濟諮詢公司Standard Chartered指出,歐洲便成為吸收美元國債最多的地區。中國以為將外彙儲備多元化就能解決問題,但是事實可能相反。中國購買歐元,可是歐洲一方面自己岌岌可危,另一方面,歐洲手裡也攥着大量的美元國債,最後還是中國吃虧。
中國總理溫家寶去年訪問希臘表示,中國要支持歐元區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認購了10%至15% 的歐元穩定基金。中國目前掌握的歐元債務高達7000億美元。由於中國手中大筆歐元,因此,歐債危機攸關中國利益。中國方面曾表示,歐洲是中國的重要經濟夥伴,中方十分關注歐洲經濟形勢,歐洲國家能否克服困難、走出經濟低谷攸關中國利益。在歐洲國家陷入債務危機時,中國非但未拋售歐元資產,而且主動向希臘、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國伸出了援助之手。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也在6月21日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政府已經採取了增持歐元債券、推動中歐經貿投資合作等一系列積極舉措,支持歐元區國家克服危機。

美債不行歐債不行,中國買什麼?

但自從歐元債務危機在整個歐元區蔓延,而歐元區領導人又很難採取統一的政策,希臘面臨無力償還的破產境地,中國手裡的歐元債務看來也將大幅虧損。經濟專家格林指出,中國人目前越來越擔憂歐元區的債務問題。那麼,中國是不是決策錯誤,不應該認購歐元國債呢?文章指出,到目前為止,中國盡量保持低調和沉默。上周四,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和歐盟官員發表共同聲明指出,中國和歐盟將儘快就達成一項相互投資的協議展開談判。
現在的問題是美債不行,歐債也不行,中國外儲還能買什麼?此前,曾有建議外儲應加大對黃金和大宗商品的投資,外彙局副局長王小奕最近在北京表示,用外彙儲備來投資大宗商品並不現實。王小奕解釋稱,2009年,中國外彙儲備額已經相當於當年全球黃金市場價值的22倍、當年全球鐵礦石的12倍、當年石油的1.2倍,而這些資產每年供需缺口則非常有限。“現在每年黃金供需差僅300噸,價值138億美元。這意味着大規模採購黃金就會迅速推高黃金價格。”
專家指出,事實上,外儲投資“池子太小魚太大”的尷尬一直存在,中投公司副總經理汪建熙2011年年初時曾表示,外儲規模太大不便於進行有效管理,“很多市場是比較小的,一進去以後就把這個市場塞住了,這個市場就轉不動了,池子太小魚太大。去年投資韓債和日債都是這樣。”因此,從規模上看,歐元區的債券市場就成了現在唯一能盛得下外儲這條大魚的地方。但是歐元債務的風險更大,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相對於歐元及其他非美元資產持有總量的增長,美元資產的變化在外彙儲備中所佔比例還是很小的。“相比美元,歐元債券的收益雖然高,但是風險也更大。”因為美元資產在外彙儲備中的主體地位還是難以撼動的。加之歐元債券是由歐盟各國分散發行的,歐洲各國的財政和貨幣狀況不一,相比美元來講還是風險較大。

中歐均感到成立自己的評級公司的重要性

儘管中國面對歐洲債務問題不大吱聲,但是中國早晚要面對歐債問題,中國人如何看待歐洲債務呢?
首先,中國批評穆迪評級機構對歐洲的評級,中國媒體指出,惠譽國際、標準普爾、穆迪這三家世界上最著名的評級機構都生於美國,並且能對國際金融界產生巨大影響。在一兩個月時間裡,三大評級機構輪番“炮轟”歐元區國家。歐盟苦於為希臘債務危機“滅火”之際,還不得不應付它們的輪番“發難”。7月5日,穆迪將葡萄牙政府債券評級連降4級,至“垃圾級”。而上周二,愛爾蘭也難逃“垃圾評級”的魔掌。連日來,市場恐慌情緒加劇,歐洲股市和歐元劇烈震蕩。媒體指出,在唱空歐元區的同時,三大評級機構也將“槍口”對準了中國。11日,穆迪發布報告,給61家中資企業插上了“紅旗”標誌。所謂“紅旗”,是指該公司在運營中存在危險跡象。穆迪的報告遭到了中國公司的反駁,其中被插了9面“紅旗”的恆鼎實業表示,穆迪的批評中有多處不符合事實。穆迪此前還表示,中國地方政府債務規模超出國家審計署預期,並警告中國銀行體系經濟性不良貸款比例將上升,中國銀行業信用展望可能會轉為負面。
包括歐盟在內的諸多受評級機構“禍害”的國家紛紛表示,不能坐以待斃,應自立門戶,對抗三大評級機構帶來的不公。與歐盟還停留在口頭上的決心相比,中國已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去年7月,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發布《2010年國家信用風險報告》和首批50個典型國家的信用評級。這也被譽為第一個非西方國家評級機構第一次向全球發布的國家信用風險信息。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安國俊認為,如果能有我們自己的權威評級機構,而不僅僅是仰賴國外的三大評級機構,會提高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的話語權,也可以避免金融市場受到不必要的打壓。
法國媒體指出,中國的評級機構已經開始令人信服。中國評級機構大公宣布法國已失去AAA級,現在只有AA級。大公還宣布,美國和其他一些國家也將失去原有的級別,只有瑞士還保留最佳級別。法國論壇報認為,中國的評級顯得更為嚴肅。
其實歐洲也在醞釀成立自己的評級機構來抗衡美國三大評級機構,使歐洲在評判企業和各國信用問題上更具獨立性和公正性。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