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中國官媒猛批西方之際 成思危強調應不賣不買美債

繼中國官方媒體連日發表評論批評美國及歐洲的債務危機是西方政府不負責任的做法之後,全國人大前副委員長成思危8日接受訪問時表示,中國手上持有巨額美國國債,很難一下子大幅轉變投資策略,對目前美債的最佳策略,應是不買也不賣。

中國全國人大前副委員長成思危 2009年10月
中國全國人大前副委員長成思危 2009年10月 (法新社照片 AFP)
廣告

近年來致力研究和推動風險投資在中國發展的成思危告訴路透社,北京應分散投資,例如可買一些歐元區主權債,但在歐元區動蕩下,中國不應大量買入。對於有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如果希望減緩外儲儲備累積,就要讓人民幣大幅升值,但成思危強調,人民幣應緩慢升值,速度不能過快,否則對中國外貿不利。

在此同時,《人民日報》以及《環球時報》等多個官方媒體,連日來發表評論文章,要求美國及歐盟要對本身的債務危機負責,否則全球經濟難以復甦。《人民日報》更將目前的金融危機歸咎於西方的民主制度的政治功能失調造成,又指美債危機是一場「鬧劇」,華盛頓並不是掉進了經濟泥坑,而是摔進了政治陷阱。而歐債危機久拖不決,也反映歐洲國家與歐盟政治決策的衝突以及各國國內政治的矛盾。

《環球時報》則以"中國不能陪美國一起無能"為題,指出美國評級出了問題,肯定會拖累中國,使中國的美元儲備進一步縮水。中國早就想減持美債,減不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出口型經濟從相反方向的頑強抵制。評論說:"因此,讓我們準備承受一些前期的痛苦和風險吧,富裕的美國拒絕(承擔改革)的痛苦和風險,中國作為正在崛起的勤奮國家,美國做不了的事情,我們一定要能做得。"

但美國財政部長該特納則信心滿滿的指出,他不擔心中國會因為美國信貸降級而停止購買美債,肯定中國會繼續扮演強大的投資者,他對此很有信心。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