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觀察

民族主義已經形成難以抗禦的勢力

發表時間:

黑龍江方正縣政府最近建立一座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牆,一經微博曝光,立刻帶來網絡和媒體鋪天蓋地的大批判,當地政府迫於壓力,不得不拆牆以期平息風波,這一事件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今天的中國觀察,要向大家介紹有關方正風波的分析評論。

廣告

湖南“紅網”署名劉力的評論稱:“如果不是因為互聯網時代,如果沒有微博把這件事‘捅給全中國’,黑龍江方正縣給開拓團立碑,它的影響或許只局限在方正狹小的縣境內。但截至本月7日,在百度新聞里點擊‘方正立碑’檢索到的新聞是2410條。從方正縣為吸引日商投資花50萬元為侵華日軍逝者立碑到三地網友‘五壯士’相約砸碑,再到方正連夜拆開拓團碑,方正縣自編自導了一出中國式‘碑劇’!如今,‘日本開拓團民亡者名錄碑’雖拆了,方正縣是‘知錯就改’,還是自取其辱?”

北京《環球時報》的社論稱:“互聯網帶來中國輿論的空前活躍,中國很多政府官員至今對此認識不足。一些人習慣了在權力所及的範圍內開展活動,對來自體制外的質疑和挑戰極不適應。”“但微博時代,中國沒有一個地方是真正的‘角落’,方正縣政府突然面對了中國無數公眾的憤怒,甚至遭遇遠道而來‘五壯士’的潑漆討伐。我們相信方正縣從未經歷過這樣的輿論洗禮。”“然而必須指出,這塊碑的確立錯了。該碑碑文中關於‘反思歷史’的幾句話,不足以讓這塊碑在道義上變得‘合法’。全國公眾的強烈反對意見,是這塊碑立錯了的現實證明。方正縣政府應把對這塊碑的認識,迅速從‘縣情’轉到‘國情’上,他們不僅是方正縣的‘衙門’,他們同時還是中國政府在地方上的形象窗口。當中國公眾從民族情感的角度指責這塊碑時,方正縣政府的反應也應當是‘全民族’水平上的。”

廣東《南方都市報》署名陶短房的評論稱:“如果真是展現人道主義情懷,那麼這種人道主義就不應僅惠及入侵者的遺骸,更應惠及在當年日軍‘軍事討伐’、經濟侵略和強迫勞工中無辜死難的抗日誌士和愛國同胞,他們的墳墓應受到更好的保護,他們的事跡應得到更理直氣壯的弘揚。可事實是這些中國人的墳墓、遺跡並未得到如‘公墓’、 ‘開拓團’碑這樣周到的呵護,這樣厚此薄彼、厚外人薄同胞、厚入侵者薄受害者的人道主義,孰能不心冷?”

新加坡《聯合早報》的社論稱:“表面看來,方正縣政府拆碑是順應民意之舉,其實卻映射出了公權力在日益高漲的中國民族主義情緒衝擊下,顯得蒼白無力、驚慌失措的管治危機。”“這個事件其實暴露了兩大問題:第一,中國的民族主義甚至極端民族主義,這些年來經過網絡的傳播,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已經形成了一股連官方都難以抗禦的勢力;第二,以網民為代表的中國普通民眾,對政府高度不信任,官方的任何行為都可能被民眾解讀為別有居心。”“可是,民族主義卻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當固然是治國的神兵利器,把持不住則會傷及自身。而方正縣政府在網絡民族主義壓力下不得不拆牆以求息事寧人,似乎昭示着中國民族主義已經發展到了官方難以駕馭的境地,這是很危險的。此一孤立事件雖然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但若中國民族主義不受控制的發展下去,既然今天可以‘騎劫’縣政府,明天就有可能‘騎劫’省政府,後天也有可能‘騎劫’中央政府,其影響範圍也會越來越大,說不定還會影響到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國防政策。而民族主義演變成極端民族主義,進而發展成擴張主義,在諸多發達國家的崛起過程中,不乏先例。這樣的趨勢顯然有悖於中國政府所提出的‘和平崛起’理念。”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