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中國低調處理首艘航母凱旋試航

經過四日試航後,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在七艘拖船帶動下,返回大連港口。不過,新華社和中央電視台均沒有報道,與外國傳媒熱報的情況成強烈對比。時事評論員林和立表示,衍母出航已達到向美日和越南等國施壓的心理戰目的,回航不大肆報道可免引起有關國家太大反彈。

REUTERS/CCTV via Reuters TV
廣告

《法制晚報》報道,10日出海試航的首艘航母平台於14日上午凱旋而歸,由至少七艘拖船拖曳,於上午10時54分駛入內港,航母拉響三聲汽笛,持續約20秒,而造船廠內亦隨即響起鞭炮聲,而上書「熱烈歡迎首航試驗凱旋歸來」的條幅六由吊車掛起來。不過,艦舷一側的武器系統則矇著布,沒有露出「真身」。
 

不過,曾於航母平台出海試航時發稿的新華社,並沒有發布航母平台回航的消息,而中央電視台亦宗有報道,只是在新華網轉貼《法制晚報》的報道。
 

中新社則引述消息稱,航母此次試航是為廠方測試,具體測試引擎、電子系統、導航設備、火力控制等系統,間接否認外界以黃海曾發出禁航通告而猜測航母可能試驗過艦載機升降。而《環球時報》亦引述中國軍事專家劉江平大校指出,按照國際慣例,航母第一階段的「工廠試航」只會測試航海性能,艦載機升降試驗通常是在第二階段的「役前試航」進行。
 

時事評論員林和立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今次的試航的航母平台,其實並非正式航母,主要用作訓練和預演之用,試航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不值得大肆報道。而且,航母出海時已引起日本、美國和東南亞國家關注,美國甚至「歡迎」中方解釋,顯然已達到施壓的目的,不排除中方為免「搞過頭」,引起負面反映,低調處理航母成功回航。日後中方更可聲稱解放軍對發展海軍「表現克制」。
 

林和立續稱,中國正在製造兩至三隻航母,預計三數年後落成。不過,他質疑,現代武器已數碼化,航母的作用是否如外傳般大,有關爭議,在中國亦引起不少討論。
 

現時全球有二十艘航母正在服役,美國佔了十一艘,另外八個國家擁有一至兩艘航母,至於中國的首艘航母,則由前蘇聯的「瓦良格號」改裝。印度第一艘國產航母預計今年下水,目標在2014年交付海軍。至於中國國產航母是在明年抑或2015年交付海軍,則要拭目以待。
 

另外,《人民日報》海外版15日以《中國航母:美國還想要什麼解釋?》為題,反詰美國對中國航母試航的關切是否太霸道?又指美國高空偵察機屢屢在中國沿海地區抵近飛行時,「是否曾經很『透明』地通知中方了呢?」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