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美中對拜登訪華各打算盤

發表時間:

周三晚間抵達北京的美國副總統拜登今天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中國副主席習近平,拜登下午應該會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並計畫在明天會見中國主席胡錦濤和中國總理溫家寶。美國副總統拜登上任後首次訪華,正值美中因美國債務危機而擡高聲調之時,拜登訪華因此更加引發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經濟領域:中方要實際行動 美方強調中美合作是關鍵

中國政府在拜登訪華之前已經多次通過官媒發出呼籲,要求美國拿出實際行動來安撫他的主要債權國,因此,圍繞美國債務問題的經濟議題自然是拜登此次訪華的主要議題,拜登在訪華之前就接受中國媒體的採訪,試圖放鬆中方有關美國債卷可能大縮水的擔憂,拜登在接受中國財經採訪時表示,美國公民是美國國債的主要持有者,美國政府必須堅守對美國公民的承諾。今天上午拜登在人民大會堂會見習近平時,習近平向拜登表示,副總統近日國內事務繁忙,暗指,美國國會與政府在舉債上線法案上的討價還價,對此,拜登順水推舟回答說,中國是美國國內事務的一部分,暗示美中兩國被債務捆在一起難解難分。拜登還接着表示,他堅信世界經濟的穩定與否絕大部份取決於美中之間的合作,拜登此話簡直回答了中國官媒此前對美國政府提出的警告,中國官方新華社在美國國債信貸評級遭到降級之後,呼呼美國政府妥善處理債務問題,以免對全球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除了債務危機之外,美國白宮此前透露拜登訪華將敦促中國政府上調人民幣彙率,不過,人民幣彙率問題對中國政府來說已經不再是一個禁區,中國國內近期也不斷有專家學者呼籲人民幣升值。當然,拜登還將提到一些美中在經濟領域老生常談的問題,比如說知識產權以及保障美國企業在華的投資和競爭環境等議題。

美國:着眼美中關係的未來

每逢美中兩國高層官員會晤,雙方自然都各打算盤,這次也不例外,如果說中國政府對拜登訪華的主要期待是獲得美方更多的有關償還債務的承諾的話,美方的主要考量似乎卻在政治層面。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布林肯此前表示,拜登訪華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了 解中國未來的領導人,他說,“我們着眼於美中關係的未來”。不少分析家都指出,拜登訪華有望為兩國關係實現長期戰略穩定提供新的契機。外界都注意到,按照日程安排,拜登在訪華期間將五度會晤中國副主席習近平,兩人還將一同前往四川訪問。眾所周知,習近平很可能於2013年取代胡錦濤,接任中國國家主席。然而,習近平對美方來說卻顯得有些琢磨不透。習近平處事低調,很少公開表態,2009年,習近平在墨西哥罕見地強烈批評那些“吃飽了沒事幹”的外國人只會對中國指手畫腳,使國際社會側目,也使華盛頓大感不快。美方因此希望通過這一難得的機會了解習近平的個性以及政見,了解他對一些重大的國際問題的看法。美方很可能要求習近平在年內訪美,不過,了解中國的美國國際戰略研究專家認為,估計習近平將會繼續謹慎低調,在接任中國主席之前習近平可能會保持真人不露相。

美國避談對台軍售 中國避談人權

美國對台軍售是美中高層會晤每次必談的議題之一,美方雖然在中方的壓力之下似乎已經取消向台灣出售新型F-16噴氣式戰機的計畫,但是,美方已經承諾為台灣現有的F-16戰機升級,此舉必將遭到來自中國方面的抗議。因此,雖然美國政府向台灣承諾將不會同中方討論對台軍售問題,觀察家普遍認為北京不會錯過此一機會。不過,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楚樹龍認為如果美國同意只為台灣現有的F-16戰機升級,儘管中國可能依然會強烈抗議,但也許不會再次中斷雙方的軍事關係。

如果說對台軍售是美方試圖迴避的議題的話,人權議題則是中方避之不及的話題,美國國內多個人權組織在拜登訪華前都呼籲應該拜登應該同中國坦誠談及人權問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今天再度呼籲北京釋放已失蹤多年的維權律師高智晟,人權觀察呼籲拜登要求中國政府提供高智晟、陳光誠以及劉曉波等人的近況。不過,外界普遍注意到,美中之間近期來在人權領域幾乎不存在交流,官方正式的年度對話也大多無果而終,負債纍纍、面臨重重壓力的美國政府已經失去了對中國施壓的籌碼,即使拜登向中方提及具體人權問題,也很難想像中方會給予正面的回應。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