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人口與未來

中國:成年人未老先衰 大學生弱不禁風

發表時間:

中國成年人身體素質每況愈下,未老先衰。這是中國政府日前發布的2010年《國民體質監測公報》所披露的內容。

廣告

中國自2000年以來每5年就國民體質進行一次研究,發布一次國民體質監測公報,監測的指標包括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三方面。此次公報指出,和2005年相比,2010年,20歲至59歲的中國成年人,身體素質中的握力、背力、坐位體前屈等指標平均數略低於2005年,更低於2000年,呈持續下降的趨勢;另外,2010年,中國成年人縱跳、閉眼單腳站立、選擇反應時等指標平均數也低於2005年。所以說,中國成年人身體素質每況愈下,未老先衰。

公告說,導致中國成年人身體素質每況愈下的原因是,成年人工作中的體力活動大幅度減少,攝入的能量提高,工作繁忙,中國成年人超重與肥胖率持續增長。據悉,2010年成年人的超重率為32.1%,成年人的肥胖率為9.9%,自2000年以來,中國成年人超重與肥胖率持續增長。

不過報告稱,雖然老年人超重與肥胖率略有增長,但是反映老年人身體機能水準的肺活量,比2005年有較大提高,同時,老年人的柔韌性和反應能力也有所提高。老年人有越活越年輕的趨勢。

就中國成年人身體素質每況愈下,未老先衰,有專家解讀說,雖然肥胖和超重是全球性問題,這與我們的生活方式變化有很大的關係。但是中國人體重增長的過於迅速。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群眾體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梅就說,過去10年,國人的增長的體重幾乎等同於西方人在過去30年增長的體重。

王梅介紹說,改革開放以前,國人的體重一直偏瘦,西方都說中國沒有體重問題。但改革開放之後,特別是近20年以來,國人的肥胖率和超重率大幅增長。不論是中小學生,還是成年人或老年人,國人超重與肥胖率都在持續增長。

按通常的理解,隨著中國人營養的豐富和鍛煉意識的提升,不論是哪個年齡段的人,身體素質指標應該隨之增長才對。但是,中國成年人的身體素質卻每況愈下,王梅解釋說:近幾年,人們的體育鍛煉意識雖然增強,但在進行體育鍛煉時,為了減肥,人們往往更重視有氧鍛煉,對力量和柔韌度的鍛煉相對不夠重視。體育鍛煉沒有考慮全面發展。

另外就中小學生和大學生,中國官方同時公布的《全國學生體質和健康調查報告》則指出,中小學生的體能有所改善,大學生因課業壓力和運動場所不足,體能下降,越來越“弱不禁風”。

報告指出,中國中小學生爆發力、柔韌性、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指標,在下滑了二十年之後,終於開始改善。與二○○五年相比,中小學生體能測試成績都有所提高。不過,大學生的體能則不容樂觀,調查結果顯示,與二○○五年相比,大學生體能測試成績全面下降。

專家指出,在大學,很多大學裡所能運動的場地少的可憐。人多地少,高密度的大學校園讓大學體育鍛煉捉襟見肘。這也說明了為什麼此次調研結果顯示,大學生的體質全面下降。

各位聽眾,以上是人口與未來節目,向您介紹的是,中國成年人未老先衰,大學生弱不禁風。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