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北京話題

從見縫插針雁過拔毛的月餅稅說起

發表時間:

往年的中秋節之前,月餅銷售大戰是例行的新聞,但是今年卻多了個話題,那就是月餅稅,消息一出,引來網上一片討伐之聲。我們今天的話題就從這裡說起。先說說所謂的“月餅稅”是怎麼回事吧。有專家解釋說,單位中秋節發的月餅是個人收入的一部分,因此要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準確地說,並非是專門針對月餅的。比如說,單位每月如果發雞蛋的話,雞蛋也要繳稅;如果發紙巾的話,紙巾也得交稅。不是針對某個品種,而是作為收入的一部分,只不過這個事情之所以成為話題,是剛好碰上月餅了。(南都報 作者陳揚專欄文章)

Soldiers from the honour guard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line up against a backdrop of a portrait of late chairman Mao Zedong hanging on the Tiananmen Gate, during a welcoming ceremony for Kuwait's Prime Minister Sheikh Jaber al-Mubara
Soldiers from the honour guard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line up against a backdrop of a portrait of late chairman Mao Zedong hanging on the Tiananmen Gate, during a welcoming ceremony for Kuwait's Prime Minister Sheikh Jaber al-Mubara REUTERS/Petar Kujunzic
廣告

為此,有網友戲稱,要把單位發放的月餅切出一小塊,甩給稅務部門去納稅。有分析人士認為,“月餅稅”之類稅收的出現,其實反映出中國稅務部門見縫插針的趨勢,而且這種“雁過拔毛”式的徵稅對象,大都是普通民眾。與此同時,近日出現的所謂夫妻房產“加名稅”風波,其實質也同樣反映出稅務部門這種過度盯住普通老百姓腰包的傾向(京華時報文章)。《南方都市報》上經濟學博士馬光遠的文章說,儘管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出現了近30%的增長,遠遠超過GDP和居民收入增長的幅度,但稅務部門的上述行為似乎告訴我們,政府並不滿足於目前這樣的增幅,仍然在想方設法挖掘潛力,甚至就連月餅和夫妻房產“加名”這樣的創收“細節”都不肯放過。

對此,有網友反問道,小小“兩稅”震撼中國,這說明了什麼問題呢?中國老百姓的賦稅之重,或許早已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中選網上作者許國申的文章說,這幾年,從中央到地方,每一年的賦稅收入總是兩位數增長,常常高達百分之三十多,但既便是這麼快的稅賦增長,再加上天文數字的賣地收入,卻總是填不滿政府這個大窟窿。中國的稅收增長這麼快,除了政府支出龐大這一實際需要的推動之外,靠的就是激勵政策。只要能夠完成稅收指標,不但稅務部門的人有高額獎金,而且是免稅的,各個地方和部門的官員們也都有免稅的高額獎金。至於增收的部分,獎金額則更高,或者乾脆就是分成。

所以,中國的稅收,無論是國稅還是地稅,永遠都不會完不成任務,永遠都是大大增收。對此,文章感慨道,工薪階層就連發點月餅都要交個稅,而官員們分得高額獎金卻可以免稅,怎樣才能使“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呢?這就是辦法之一。但與此同時,我們的行政成本卻居高不下,三公消費數額驚人,居民收入佔GDP的比重持續下降,社會財富蛋糕的分配嚴重失衡,社會保障等福利與突飛猛進的財稅收入不成比例,甚至是成反比……。

綜上所述,有評論認為,根據現代憲政理論,國家與人民之間存在着一份契約,民眾需要對國家付出的,除了遵守國家法紀之類的,最實際的東西就是納稅了。資深傳媒人陳季冰的文章說,因此,按照現代契約的一般對等原則,如果國家要求人民不能遺漏一分錢的稅款,那麼,民眾也有權要求國家百分之百地兌現它對人民的承諾。比如說,必須做到政府部門對民眾每問必答,有求必應;公安部門也要公正守法、每案必破;老弱病殘幼人人都能得到妥善照顧等等。

但誰都知道,就目前中國政府的服務水平而言,上述這些恐怕都是遙不可及的夢幻而已,而眼下在這張根據契約設定的考卷上,政府自己只得了70分甚至是不及格,卻反過來要求民眾都得考100分,這公平嗎?陳季冰的文章又說,以此推論,政府有些部門如果總是這麼懷揣着想要與民爭利,甚至是“宰一刀是一刀”的奸商意圖的話,民眾又怎麼可能對這樣的政府產生信賴和敬重呢?這筆政治大賬,與區區一點“月餅稅”或夫妻房產“加名稅”的蠅頭小利相比,孰輕孰重,不是一目瞭然了嗎?

對此,有網友點評說,徵稅究竟由誰說了算?如果是稅務局財政局說了就算的話,這無異於政府部門公然從老百姓的口袋裡搶錢。就說京滬等地房產稅的開徵吧,這個議題在任何憲政民主國家,都肯定是一個在議會裡爭得不可開交的話題,但在我們這裡,其過程卻是鬼鬼祟祟、秘而不宣,如同偷雞摸狗一般。因此,如果不從根本上改變體制,類似的徵稅鬧劇肯定還會層出不窮,因為政府總是差錢,而老百姓的口袋正是他們沒有成本的提款機。(網友葉芝)

有報道說了,我們的商品價格都是含稅價格,一盒價格為300元的月餅至少應當包括17%的增值稅,和銷售單位能夠轉嫁到商品價格中的營業稅。也就是說,對於那些需要將月餅折算為收入的員工來說,他們在獲取這項實物收入時,已經由於商家的“轉嫁”承擔了商品的稅款,而這部分稅款事實上應當從收入中扣除,剩下的才是員工的實際收入。否則,按照含稅價進行徵收,等於把員工已經負擔的稅款也作為其收入進行了重複徵稅。(網友陳揚)

北京周西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部專稿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