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輿論看中國

中國是大惡狼還是大善熊?

發表時間:

中國巨富黃怒波在冰島購地新聞再度引發法國媒體有關中國資金將大量湧入歐洲引發黃禍的擔憂,本周出版的法國《觀點周刊》刊登了該刊經濟欄目記者瑪麗•博爾德的文章,標題是中國拯救歐洲。

廣告

文章首先介紹了黃怒波的冰島購地計畫,中方計畫購買三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冰島開發生態旅遊,期望能夠每年吸引三十多萬遊客,其中中國人將佔據一半,作者評論說,這對一個總人口僅為三十二萬人的小國來說,必將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些疑神疑鬼的人就認為這是中國在地理上靠近國際社會爭奪激烈的歐亞北極航線的第一步,尤其是當人們發現既是詩人又是百萬富翁的黃怒波曾經在中宣部工作過之後,西方輿論的上述擔心便更上一層。

那麼,西方是否應該因此而懼怕中國?中國的崛起在西方所引發的反應正可謂五味俱全,欣賞、懷疑、敵視、嫉妒或者怨恨應有盡有,令人一時難以理出頭緒。作者評論說,確實,中國連續三十年兩位數的經濟增長數字,外彙儲備超過三萬億美元,而歐洲呢?十多年來失業率超過百分之十,經濟增長接近於零,國家財政債台高築,多家銀行接近破產倒閉。就像是兩個連底瓶,在中國步步崛起的同時,人們看到的是,歐洲正在節節退縮。而目前正橫掃歐洲的債務危機更是加劇了這一傾向。多年來被看作為競爭對手的中國如今居然成了歐洲的拯救者。中國購買了希臘以及葡萄牙國債之後正準備購買意大利的國債。當然,中國的援助並非是無條件的,北京要求布魯塞爾承認中國的完全市場經濟地位。這被法國AB市場公司的總裁布魯奈特解讀為是中國對歐洲危機只是治表而不治根。在他看來,造成歐元區債務危機的一大因素之一是中國人為地降低人民幣的彙率,中國因此當然更期望維持歐洲目前的病態以便更有利地向歐洲強加條件,所以,布魯奈特形容說與其說中國是一隻溫和善良的大黑熊,還不如說中國是一條用心險惡的大灰狼。

觀點周刊文章作者分析說,中國首先以世界工廠的地位自居,之後,中國又有計畫地開發非洲等發展中地區國家,使用的策略都大同小異,那就是以幫助修建非洲國家的基礎設施來換取原材料開發權。而最近幾年,很顯然,中國的發展模式又出現了新的演變,作者引述法國著名中國問題研究專家,《中國的歐洲熱》一書的作者弗朗索瓦•高得蒙的話說,五年前的主流還是歐洲企業在中國投資,而目前這種傾向正在向反方向發展,也就是說,如今是中國有選擇性的購買歐洲企業,以此掌控歐洲的基礎設施,獲取歐洲的先進技術,同時也可以刺激歐洲國家之間的互相競爭。《觀點周刊》文章評論說,確實,中國利用歐洲經濟疲軟的時機,大規模採購歐洲企業,在汽車行業,中國購買了英國的羅孚公司和瑞典的沃爾沃公司,在交通運輸方面,中國在希臘、意大利以及西班牙都有購買海港以及與購買共同經營權的計畫。當然,作者認為,中國目前的主要購買對象國是英國和德國,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中國不久就會有充分的實力來購買法國的四十大上市企業。作者舉例說,法國的天然氣公司剛剛將亞太地區的百分之三十的開發權出售給中國,去年夏天,中國的復星公司購買了法國旅遊巨頭地中海俱樂部百分之十的股權。同樣是在去年,中國最大的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中糧集團購買了法國波爾多的老河酒莊,這是中糧公司打開波爾多大門的第一步。酒莊的賣主對此並不感到擔憂,他說,在波爾多地區有兩萬多個酒莊,中國人購買得再多也不至於構成威脅,再說,對葡萄酒生產商了來說,中國來波爾多的人越多,也就是意味着中國喝波爾多酒的消費者也越多。

不過,作者評論說,中國的特點就在於即使是最無政治色彩的收購計畫,人們也不難從中看到中國政府的影子。中國企業的治理模式缺乏透明,每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都受到企業黨支部的領導。最新公布的一份有關歐盟與中國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政府以婉轉的方式向企業提供融資,中國的華為等大型企業就享受過國有銀行的優惠貸款。

作者介紹說,法國經濟學家日前建議歐盟應該成立專門機構監控中國在歐洲的投資,避免中資進入歐盟內部的戰略性行業,避免中國剽竊歐盟的高科技技術。

不過,作者最後也評論說,歐洲大可不必擔心黃禍臨頭,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歐洲就曾經擔心過來自日本的黃禍,今天,歐洲對中國的投資總量依然比中國對歐洲投資的高出四倍,因此,黃禍的威脅遠非近在咫尺。

聽眾朋友,今天的法國輿論看中國向您介紹了法國觀點周刊本周刊登的一片標題為中國拯救歐洲的文章,本次節目是由楊眉選播,感謝各位的收聽。下次再會。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