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受到世界經濟放緩觸及

發表時間:

面對如今的經濟局勢,北京政府在投資領域表現謹慎。繼近年來10%的增長節奏之後,中國經濟將放緩發展,至2016年,速度可能緩至7%甚或為5%。就目前而言,來自兩個方面的外來需求的衝擊對中國經濟構成威脅,可能是導致其發展速度放緩的原因。周五齣版的《論壇報》在國際經濟版頁刊出文章,以“中國受到世界經濟放緩觸及”為題,對中國的經濟局勢進行了剖析。

廣告

文章指出,中國經濟面對以下雙重衝擊:美國經濟的不景氣對中國出口造成巨大影響;受到債務危機困擾的歐洲經濟遭遇的挫折也為“中國製造”出口前景蒙上陰影。這已在上海股市顯現:本季度以來,上海股市已載下大跌14%的紀錄。據中國媒體報道,上海股市出現大跌,與歐債問題不無關聯。中國媒體對歐債問題興趣盎然,然而,中國卻並未作好拯救歐洲的準備。作為中國的主權投資基金,中國投資公司總裁周四在倫敦的一次會議上明確表示:在歐元區債務問題解決框架不明朗的情況下,中國不會買入高風險的歐元區資產。在當前的經濟局勢下,北京政府在投資領域表現謹慎。法國Natixis投資銀行的經濟師貝旭(BEI XU )指出:為避免隨後出現的迅速下滑,中國目前採取放緩經濟增長的做法,而不是過分利用振興經濟的能力。

《論壇報》記者指出:面臨中共高層的換屆,在連續七年增長高於10%之後,中國經濟也將順應新的變化。按照中國政府推出的五年計畫,2011至2015年間,經濟增長數字將下調至8%或7%。但是,彭博公司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的判斷卻並不如此樂觀,彭博公司認為,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不會超過5%。這一前景可能震撼中國目前的經濟模式:如今,為滿足需求,中國創立了許多就業崗位,中產階級得以有規律地擴大。然而,美國經濟學家安格斯-麥迪森認為,中國經濟發展放緩趨勢並不會影響到中國將在2016年,在購買力方面與美國持平。但就國內生產總值而言,美國仍將遙遙領先於中國。

《論壇報》在另一篇文章中,對上海地鐵追尾事故進行了相關報道指出,安全問題正逐漸成為中國消費者關注的首要問題。中產階級越來越希望獲得更多的信息並願為保障質量付出更多。在中國,中產階層人口已達兩億,他們多為城市和文化人口,他們越來越關注安全、健康、食品和教育問題。至目前為止,這些人的表述方式多以網絡為平台,網絡的優勢是傳播信息速度快捷、影響範圍廣泛;但行為方式有限,而且常常受到政治因素的阻撓。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協會組織便應運而生。

另外,周五版的《經濟回聲報》在工業新聞版面報道了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在上海股市成功籌得15億歐元的消息。報道說;在股市上的成就,可能與中國水壩事業的發展前景不無關聯:曾參與三峽大壩工程建設的中國水利集團,在“南水北調”計畫中也擁有一席之地。本次籌得的款額將用於該公司在海外的發展。中國水利透過其網站披露:目前,該公司的業務涵蓋55個國家,261個工程。據報道,北京準備在未來五年,撥出兩萬億元人民幣的預算用以實施水利水電基礎設施計畫。

此外,中國大型文物展首次在盧浮宮舉行。故宮博物院珍藏的130件珍貴文物在盧浮宮展出。本次展覽於9月29日正式對公眾開放,至2012年1月9日結束。周五齣版的《費加羅報》和《十字架報》分別報道了相關消息。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