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北京在俄中關係中逐漸占居上風

發表時間:

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的關係正在朝着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繼多年在武器和能源領域對莫斯科的依賴之後,北京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已得到大大轉變。隨着在武器和能源進口方面對俄羅斯的依賴日趨減少,莫斯科過去的強勢正在淡化,而北京則較占居上風。

要聞解說
要聞解說 RFI
廣告

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剛剛發布的一份報告認為,中國對俄羅斯的武器和能源的進口已經減少,而莫斯科同北京打交道的立場也開始軟化。報告指出:“隨着對俄羅斯武器依賴的減少,以及可替代能源供應的增多,中國在中俄兩國關係上開始占居上風。”

自2007年起,中國在軍備領域“極大地”擺脫了莫斯科的影響。在蘇聯解體之後的90年代,中國進口的常規武器中,90%以上來自俄羅斯;至2007年,這一數字減至一半,隨後的2009和2010年,從俄羅斯進口的常規武器逐年降低。與此同時,至2010年中國向俄羅斯出口的武器市場份額也從過去的40%降至10%。

如今,中國“首先感興趣的是獲得技術來發展自己的軍工”,中國的軍工工業也“越來越能夠滿足內需和外需”。
但是,出於對中國複製相關技術的憂慮,俄羅斯並不願向中國出售最尖端的武器裝備,以防中國效仿這些技術,進而出口自己的產品,從而“在國際武器市場形成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負責武器轉讓項目的負責人、本次報告的起草人之一保羅-霍爾特姆指出“武器轉讓關係的本質將會更加體現在競爭、而不是合作上”。

在能源領域,2010年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報告指出,雖然中國與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及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國-俄羅斯共享長達4 000公里的邊境線,但是,中國卻“戰略性地拓寬了”其石油供應國名單。與五年前相比,中國對俄羅斯原油的需求已出現下滑。目前,“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是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伊朗和阿曼緊隨其後”。此外,在天然氣方面,中國在中亞地區尋得新的天然氣供應國,令俄羅斯在向中國出口天然氣談判中的優勢嚴重弱化。
另外,美國令俄中關係更加複雜化。在許多重大的國際問題上,中國和俄羅斯的立場往往與美國相左,通常被視為夥伴,特別是在反對西方主導的對他國的制裁上,但兩國間的互信卻是有限的。它們分別與華盛頓保持着“至關重要”的雙邊關係。無論是在莫斯科,還是在北京,均有人認為 ,“從長遠觀點而言,對方是最終的戰略威脅”。參與了國際和平研究所報告的另一位起草人、悉尼羅維學院專門負責國際政治事務的琳達-雅各布森指出,“中俄在涉及兩國關係問題時,往往十分現實。兩國利益一致時,它們便會展開合作;但是利益相抵時,戰略夥伴關係就不再具有重大意義”。雅各布森認為,中俄之間“其實根本沒有政治互信”。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創立於1966年,50%的資金來源於瑞典國家,是一個獨立的國際機構。其主要研究領域囊括:衝突、技術軍備競賽、軍費和武器貿易、裁軍和軍控談判與建議,以及軍事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為制定國家戰略規畫和安全政策提供建議和諮詢報告,對北約的戰略決策具有相當的影響力。研究計畫由研究委員會和理事會考慮提出,成果則由所外專家進行審定。研究所成立以來,集中對軍備和裁軍問題進行了研究,其成果已成為瑞典和國際政界以及研究人員、新聞記者和學者經常使用的權威性資料來源。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