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央帝國所面臨的挑戰

發表時間:

法國財經報紙論壇報今天(十月十二日)聚焦貿易保護主義之風吹遍全球。美國參議院昨天(十一日)以63票支持對35票反對通過“2011年貨幣彙率監督改革法案”,該法案旨在懲罰涉嫌操控貨幣彙率的中國。獲得參議院通過的法案確定中國操縱人民幣彙率,美國將可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反傾銷稅。眼下,關注的焦點轉移到共和黨佔多數的眾議院。法國論壇報圍繞“中國是非全球化未完成的目標”發表社論。 

廣告

論壇報署名顧問弗蘭索瓦羅謝的社論寫道,保護主義捲土重來成為時髦,除非是要實現非全球化,否則就要另當別論了。社論指出,保護主義是一種政治姿態,世界化則是一種自從十三世紀到中亞和中國的傳教士所觀察到的一種世界狀態。而正是中國成為世界化效果的眾矢之的。人們向中國投射帝國征服者的形象,希望把世界經濟置於中國的影響之下,並且在有可能的情況之下,向中國施加某些規則。不肯定的是,這種投射並不符合實情。中國並不是西方意義上的帝國征服者,中國卻是一個帝國,一個日益意識到她的作用和她的強大的帝國,一個面臨各種挑戰的帝國。

中國面臨包括平衡農村經濟增長,最起碼的醫療以及與2008年經濟振興方案有關的地方過度負債,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所缺乏的基礎設施以及某些地區的生態災難等諸多問題的挑戰。中國1978年所開始得向世界工業平台的轉型使之可以管理非常眾多的財政資源,其中包括投資美國公債。因此中國才成為1980年到2000年二十年間經濟世界化中最為強大的發動機。

誠然,論壇報社論繼續評論認為,不能否認這個國際化特別是在歐洲和美國工業就業問題上所造成的震蕩。但是,如果與中國切斷橋樑,就意味着西方要冒北京在亞洲築起銅牆鐵壁的風險,從而使世界回到地理位置的邏輯當中去而造成的後果對歐洲經濟發展將會是非常慘重的。

因此,論壇報社論文章繼續寫道,監督中國嚴格執行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與其進行保護工業知識產權的談判,打擊某些企業非道德的做法等大概是遠比戲劇性誇張地譴責一個改變經濟模式的國家更為有效的道路。

今天十字架報和回聲報頭版頭條也繼續關注同一主題,金融危機當中首當其衝的銀行和出台的苛捐雜稅:十字架報認為,由於銀行資助經濟的作用,支持受到希臘危機削弱的銀行勢在必行;回聲報說法國對高收入稅收加重,個人年收入在二十五萬歐元以上增加百分之三的所得稅,個人年收入在五十萬歐元以上的所得稅增加百分之五。

今天晚上,社會黨初選第一輪勝出的奧博利和霍朗德兩人在法國公營電視二台晚間新聞聯播時間後舉行第二輪之前的關鍵性辯論:解放報列出奧博利和霍朗德主張的不同;費加羅說,奧博利和霍朗德兩人劍拔弩張。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