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輿論看中國

中國工人運動的未來將是什麼?

發表時間:

上個月的二十二號至二十四號,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了一次罕見地由歐洲工會以及非政府機構共同組織的一次標題為現代中國的工人鬥爭的討論會,來自歐盟各地的工會組織、非政府組織代表以及來自中國的知名法學學者參加了此次討論會,與會代表共同交流了各自在工人運動以及工會組織方面的經驗。法共機關報人道報周五在專欄版用一個版面的篇幅介紹了此次會議,並且刊登了與會學者的部分講話。

廣告

中國工人運動的未來將是什麼?這是人道報爭論版的巨幅標題。該報中國問題負責人多梅內克•巴里Dominique Baris 在導語中評論說,去年中國廣東佛山爆發的豐田汽車配件廠工人罷工事件引發十多家中國外資企業的罷工活動,翻開了中國社會運動的新的篇章,中國外資企業工人罷工活動規模之大前所未有,迫使中國政府以及中國官方工會中華全國總工會不得不出面干預。從此以後,工會組織的作用被公認為必不可少,今後中國工會領域的發展方向因此只會有兩種可能:要麼改組現有的中華全國總工會;要麼允許成立獨立的工會組織。

國際私營企業工會總書記格里夫Wolfgang Greif在會上表示,中華工會組織在中國雖然十分強大,但是卻與執政黨各級掛鉤,中國的工會組織的主要任務是維持企業正常運作,而並非如西方工會那樣保護職工的利益。在這樣的背景下,當然不難理解為何中國職工對工會組織十分反感,工會在外資企業以及一般的私營企業內部都沒有任何影響力。所以,為了改變目前的狀況,中華全國總工會必須進行徹底的改革,必須成功地滲透到中國企業的各個層面,必須設立完整的機制來應對職工與企業主之間可能爆發的各種類型的衝突,必要的時候通過創建新的司法機構來保障勞資之間的對話溝通。格里夫認為中國應該避免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東歐國家在社會轉型期間所犯下的錯誤。中華全國總工會目前與外界的聯繫十分有限,而且都屬於非正式性的接觸。因為,中華全國總工會退出1945年成立的全球工會聯盟之後,目前還沒有加入2006年成立的目前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工會聯盟,中國政府到目前為止始終拒絕國際勞工組織有關工會活動的四大規章,其中包括保障職工的自由結社權以及集體談判權等。

與會的英國學者普林格勒Tim Pringle 強調廣東工人罷工風潮並非偶然,而是中國工人長期鬥爭的必然結果,普林格勒介紹了最近幾年來中國政府出台的有關改善職工待遇的勞動法,以及中國國內以北京人大教授常凱以及上海華東政法大學教授董保華為代表的南北兩派有關職工待遇的爭論,普林格勒在強調中國職工權益最近幾年有所改善的同時,也直截了當地提出了中國工會運動發展所面臨的最大障礙,那就是中國法律禁止工人自由結社,勞資雙方談判缺乏值得信任的中間代表。普林格勒引述來自中國國內研究工會的學者的調查數據,去年中國全國有六百個獨立的工會組織,兩千多名工會代表在官方工會之外運作,但是,這些獨立工會之間缺乏集中、統一的協調。從中國目前的政治形勢來看,這些獨立工會的處境只會越來越艱難,但是,普林格勒警告說,要警惕高壓之下可能爆出的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教授黃紀蘇以及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盧暉臨參加了維也納中歐工會會議,人道報簡單介紹了兩位學者的發言內容。黃紀蘇發言的題目是如何給今天中國的工人階級下定義。他認為今天中國的工人階級同馬克思時代定義的工人階級有着本質的不同,作為中國企業主要勞動力的民工其實是來自農村的農民,他們在城市長大的後代,也就是第二代農民工可能更接近於工人這個定義,他們所嚮往的是同城市居民擁有同等的待遇。黃紀蘇指出雖然毫無疑問中國是全球化經濟發展的受益國,但是,由此而引發的巨大的貧富懸殊以及社會分裂使中國成為一個隨時都有可能爆炸的火藥廠,他呼籲應該是改變社會模式的時候了。

盧暉臨教授的講話則聚焦中國的建築行業,指出建築行業是僱傭民工最多的行業,也是工傷事故發生最頻繁的行業,工人不僅工作條件惡劣而且連工資都得不到保障,然而,令人難以接受的是中國目前的億萬富翁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從建築行業發家的。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