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上海視窗

銀行行長與記者的晚餐羅生門

發表時間:

廣州《新快報》駐深圳記者黃學民最近一個月內瘦了13斤。他身陷一起“羅生門”般的“百萬元敲詐案”,被母報《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監察室調查了一個多月,至今尚無明確結論,心力交瘁。華夏銀行深圳市南山支行最近捲入一起騙貸案,先後有多家媒體介入調查,涉案的華夏銀行南山支行行長彭金運大為緊張,四處活動阻止報道。

廣告

9月13日,彭金運與以接受採訪為由,將新快報記者黃學民約出,強行在記者車上塞了2萬現金後開溜,之後記者將錢上交報社,繼續調查。彭金運得知後,趕到廣州向《羊城晚報》紀委舉報,自稱被記者敲詐1百萬。

此事數額巨大,雙方各執一詞,涉及媒體自身信譽與自我監督,因此在深圳廣州媒體圈內頗受關注,但多家廣東媒體介入後,均被以政商兩手和諧,成為了當今中國媒體生態的絕好案例。

騙貸爭議

涉案的深圳市名磊物業公司曾為國有企業。

改制之後,該公司的名磊工會持有名磊公司78.72%股份,是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但事實上,多年來財務狀況從來不公開,經營全由法人代表溫聰賢把持。

2009年9月末,公司工會換屆,但公司法人代表溫聰賢之子、原公司工會主席溫波磊卻拒絕移交工會賬冊,且該工會公章也因新工會成員舉報溫聰賢經濟犯罪等原因,一直扣押在公安局裡。

最近,名磊公司股東發現,公司法人代表溫聰賢,涉嫌偽造公司“股東會決議”等文件,背着股東將公司物業抵押,貸款一千萬,作為其個人消費貸款。

今年3月29日,溫某賢和兒子溫某磊的名下分別新登記了,價值400多萬元的黑色奔馳600頂級豪華轎車,以及價值170多萬元的灰色保時捷跑車各一輛。

員工們認為,溫聰賢向銀行提供的“股東會決議”中,扣押在公安機關的工會公章,卻堂而皇之地蓋在“股東會決議”上,顯系偽造。

而這筆房貸,既沒有首付,也沒有真實的購房合同,不知為何卻在銀行處獲得“一路綠燈”審核通過。

因此,公司大股東“名磊工會”,委託律師,以華夏銀行行違規放貸1千萬元,分別將深圳市國土委(抵押登記程序違法)、深圳銀監局(對華夏銀行深圳南山支行違規放貸監管不力等單位起訴至羅湖區法院。

法院立案後,“名磊工會”還向深圳當地多家媒體投訴此事。

神秘晚餐

九月初,新快報記者駐深圳介入調查,華夏銀行深圳南山支行行長彭金運大為緊張,不斷通過關係約黃“溝通”,都被拒絕。

此事第一責任人本應是名磊公司的溫聰賢,彭金運如何積極,知情者認為,彭金運涉嫌與溫聰賢本是老鄉,且涉嫌從中受賄。

9月13日,彭金運通過黃的熟人,以接受採訪的名義將黃學民約出夜宵。

知情者透露,席間,彭某主動提出,只要不報道,可以幫忙訂閱報紙,甚至在新快報投遞廣告。但黃學民並未接茬。遭拒後,彭金運又說剛從美國回來,有花旗參相送,強行將記者車門打開,往車裡扔了一個方便袋,然後迅速離開現場。
黃學民回家後,才發現袋中有2萬塊錢現金,深夜即短信聯繫彭金運,讓彭金運拿回去。但彭金運以馬上要出差為借口敷衍。

此前,因彭曾自稱與深圳市司法局律管處領導熟稔,以此威脅名磊工會股東委託的律師,要求其撤訴。

第二天(9月14日)一早,黃學民按原計畫繼續前往深圳市司法局採訪律管處官員。

當天下午,彭金運趕到廣州,通過羊城晚報某高層,向羊城晚報報業集團監察室投訴,舉報黃學民“敲詐勒索”他100萬元人民幣。彭金運在投訴記者時,並未談及試圖向記者行賄兩萬,並被拒絕的情形。

雖然黃學民很快將涉案現金,當晚與彭金運短信溝通全文以及一份“情況說明”,提交給報社監察室,但報社仍以此求黃學民“配合調查“,並停止關注和報道此案。雖然“調查”了一個多月,但迄今為止,報社方面沒有就此事未給出明確結論。

黃學民告訴本台,此事是他職業生涯中的重大挫折,他未來也許會將此事寫到個人自傳中。
有知情者透露,在相關方面的“協調”下,此事可能以彭金運行長向羊城晚報集團寫信道歉,而黃學民記者不再追問兩萬行賄未遂一事了結。

而彭金波卻對本台否認,曾向報社舉報新快報記者敲詐100萬,他對本台說,“網絡上的一些情況,我們有所耳聞,但我行及本人均未有此舉動(舉報黃學民),純系網絡誤傳”。

彭對本台關於他是否行賄2萬未遂的提問,未予回應。

和諧媒體

《新快報》記者黃學民被投訴敲詐百萬元的事情雖然查無實據,但彭金運構陷記者的以阻止報道的手法,讓廣東的媒體圈頗為震驚。

隨後跟進的其他廣東媒體發現,雖然僅是一起涉及1000萬元級別的騙貸案,但盤根錯節的政商網絡,或用權力,或用金錢,讓介入調查的媒體,居然陸續被“和諧”。

據本台了解,先後有《法制日報》、《新快報》、《南方都市報》、《時代周報》等廣東媒體關注調查,但迄今為止仍未見報道。這與案中當事方強大的公關和諧能力直接相關。

關注此案的律師梅春來在新浪微博上說,有關華夏銀行南山支行的1000萬貸款案,行長以新快報記者敲詐一百萬廣告費為由向報社集團紀委檢舉陷害,滅掉了報道,《法制日報》對此案剛在網上掛出,不到一時也滅了,《時代周報》也介入,依然被行長滅了。

梅春來律師說,連滅數家大型媒體的報道,不僅讓當事人堅定將官司打下去的決心,也讓人好奇心大增,“是什麼樣的內情居然可以讓數家媒體集體淪陷、集體噤聲?誰能做到?”

有知情者告訴本台,華夏銀行方面近日多方活動,向廣東一些報社、網站等投放數百萬廣告,“羊晚那邊也是拿了廣告,還有時代周報,法制日報,都被搞掂了。”

對此,資深調查記者鄧飛說,“每一次揭黑反腐的調查報道,或將涉及對方之身家性命,故不輸一次白刃肉搏,須鬥智鬥勇。媒體同學們尤為慎重小心,莫中計落坑。”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