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當今世界

維基解密揭美國密切關注加拿大的對華政策

發表時間:

第22任加拿大總理史蒂芬•哈珀自2006年2月就職至今五年多,其對華政策經歷了大幅調整。06年11月他曾在前往河內參加APEC峰會的飛機上表示不會在對華關係中放棄“重要的加拿大價值觀”,“不會向萬能的金錢出賣自己”。這些言論當時被加拿大里賈納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朱毓朝概括為“哈珀‘憤青’式的對華政策”。而在今年7月,到訪北京的加拿大外交部長貝爾德聲明“發展對華關係是加拿大外交政策的優先戰略方向”。從“憤青”式的強硬政策,到“優先戰略方向”,其轉變過程耐人尋味。8月24日的維基解密曝光了五千份文件,其中一些外交電報透露了美國作為加拿大重要的盟友,是如何觀察其對華政策的。

廣告

加拿大《環球郵報》駐中國首席記者馬克•麥金農(MARK MacKINNON)在文件曝光後從北京發出報道,認為維基解密透露出美國對哈珀政府早期對華政策的看法,因為時任美國駐渥太華大使威爾金斯(David Wilkins)對加拿大與中國關係的分析出現在多份電文中,它們給人們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觀察點,讓人們知道美國作為第三方是如何關注加拿大政府對華政策轉變的。

外交電文提及哈珀當選初期強硬的對華政策,他想在人權、西藏及被中國控以恐怖分子的加拿大籍維吾爾人玉山江等問題上逼北京讓步,哈珀還決定不參加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威爾金斯大使在2008年8月22日的電報中寫道“對於哈珀總理來說,中國是捍衛國際人權的一個重要戰場”。美國人留意到北京對加拿大新政策的憤怒,部分原因是加拿大議會在06年決定授予達賴喇嘛榮譽公民,一年後哈珀又在辦公室正式接見了他,這在加拿大歷史上是首次。
稍後加拿大試圖緩和與北京的關係,但維基解密顯示,美國人發現加拿大的努力遭遇外交冷遇,僅有商人得到了些微安撫。一份在2007年2月由威爾金斯簽發的電報顯示儘管政府和媒體積極評價1月份加拿大財長費海提(Jim Flaherty)和國際貿易部長艾民信(David Emerson)對中國的出訪,但大使本人對這些部長級訪問的評價甚低。

“除了一項科研合作協議以外,加拿大什麼都沒有得到。然而他們卻安撫了加拿大的商界領袖,因為後者一直擔心加拿大對中國的重視不夠。”這項價值5億多美元的科研協議也被形容為成果有限,電報引述加拿大外交貿易部負責亞洲事務和貿易關係的官員馬小龍(Martin Charron)的話說:“小龍認為它沒有什麼內容,也看不出它會有什麼結果。”

這份題為“加拿大政府越來越重視中國”的電報還引述了財政部高級官員柯林巴恩斯(Colleen Barnes)的話說,儘管費海提的訪問促成了良好的交流,她懷疑部長在北京高調提出的“市場准入問題”是否能有“任何進展”。

由於這次曝光的電報時間只截至到2010年初,還沒有關於哈珀政府最近修補與北京關係努力成敗與否的評估。自2009年以來,加拿大的對華政策有很大轉變,哈珀和他的部長們走馬燈一樣地去北京,作為回訪,胡錦濤也在2010年到了加拿大。與此同時,保守黨政府官員還迴避了來訪的達賴喇嘛,訪問北京的官員也不再公開提及玉山江的名字。
曝光的外交電報顯示華盛頓如何讓包括加拿大在內的盟國向北京施壓,一些從國務院發出的“行動要求”會指示美國駐加拿大、英國、比利時和以色列的大使們,要求所在國政府就從武器擴散到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向中國施壓。通常美國的外交官們會得到積極回應,一份電報指示“駐渥太華大使表達謝意,因為加拿大政府就北京2007年發射反衛星導彈一事與美國採取了共同行動。”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