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亞洲周刊

追尋文化強國夢想需要解禁民間力量

發表時間:

亞洲周刊
亞洲周刊 RFI
廣告

最新一期亞洲週刊的封面專題是什麼?

最新一期亞洲週刊的封面專題是:追尋文化強國夢想需要解禁民間力量。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建設文化強國長遠戰略,要逐步解決文化水準與綜合國力不適應、文化發展與經濟增長和國民素質不適應的問題,將文化體制改革和地方政府的政績掛鉤,放寬對民營資本進入文化產業領域的限制。學者批評,市場的商品文化難以實現根本改革;民間文化力量的解禁與開放,才是文化蓬勃發展、強國真正崛起的關鍵因素。

近年中共當局的文化政策,有哪些比較重大的改變?

把文化區分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是中共執政後文化建設認識上的突破。它首次以文化的雙重屬性,確定了發展的雙重任務,釐定了「公益性」與「經營性」的楚河漢界,推動「政府」與「市場」雙輪驅動。

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文化產業有哪些差距?

美國迪士尼一家公司年收入超過中國所有動畫產業總和,中國文化產業與美國等發達國家存在巨大差距,中國五百多家出版社的收入總和,不及德國貝塔斯曼集團一家的年收入。

專家如何看得中國的文化政策?

亞洲週刊專訪了上海電視大學中文系教授鮑鵬山。他說,只有文化才能讓一個國家和民族偉大,國民強大實質上是文化強大;而政府的文化政策應該體現在兩個「放」:放心和放手。

除了封面專題外,本期亞洲週刊還有哪些重要內容?

本期亞洲週刊還報道:中國兩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劫持,船上十二人遇難,一人失蹤。金三角毒梟諾坎被認為是幕後元兇。緬甸佤邦聯合軍極力澄清與己無關。邊民對中國外交方式多表不滿,指民間權益不獲保障。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