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伊朗

北京:中國與伊朗的商貿關係不損害他國利益

路透社11日發自北京的消息顯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一次例行記者招待會上表示:中國同伊朗保持正常、透明的商業往來,不損害其他國家和國際社會利益。中國同時強調了“對話與合作才是尋求妥善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唯一有效途徑。”

中國伊朗國旗
中國伊朗國旗 DR
廣告

有記者問:有報道認為,阻止伊朗成功實現該國核目標的最好辦法,是制裁支持德黑蘭的中國公司。中方對此有何回應?洪磊說:“我無法理解該報道的邏輯所在。同許多國家一樣,中國同伊朗有着正常、透明的商業往來,惠及兩國人民,既不損害其他國家和國際社會利益,也不違反安理會決議,更不會影響中國在核不擴散問題上的立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還表示:“我願重申,對話與合作是尋求妥善解決伊核問題的唯一有效途徑,施壓、制裁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他說,中方願與有關各方一道,繼續為推動和平解決伊核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

該通訊社表示:“中國和俄羅斯在聯合國安理會都可以行使否決權。”兩個領導人都曾經表示:制裁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8日發布有關伊朗核計畫的季度報告,明確指出伊朗通過電腦模擬核爆試驗和對核武器板機展開測試。該報告也指責伊朗在帕爾欽(Parchin)軍事基地建造大型安全殼,供測試核爆之用,以及研究如何讓流星3型(Shahab III)中程彈道導彈裝載核彈頭。

報告表示,伊朗至少在2003年底之前曾“有組織、有系統地”從事“與核爆炸裝置有關的”活動。報告還暗示,伊朗方面可能仍在繼續從事涉及核武器研發方面的活動,包括試製相關構件,進行有關測試和試驗等。

報告說,雖然這當中的部分工作可能是用於民事目的,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卻是專門用於核武器開發的。

這是迄今為止,國際原子能機構就伊核計畫是否具有軍事用途這個問題所做的最為明確表態。

路透社表示:伊朗是中國第三大原油供應商。2011年前9個月向中國提供了2030萬噸原油,比去年同期提供的原油增加了近1/3。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