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當今世界

德國應該籠絡英國

發表時間:

11月中旬,英國首相卡梅倫來訪柏林。卡梅倫因拒絕設立金融市場稅,和德國總理默克爾談不攏,倆人最後不歡而散。德英和歐英關係因此蒙上陰影。英國將退出歐盟一度成為德國媒體熱議的話題。卡梅倫訪德不久,歐元危機登陸德國。本來聲譽尚好的德國債券開始賣不出去。上周原本要賣出的60億歐元國債券結果連40億都沒有賣掉。德國經濟的所向無敵、戰無不勝開始受到質疑。人們開始嘀咕:德國有能力引導歐洲走出歐元危機嗎?

廣告

兩德統一前,歐盟以德法為軸心,英國在旁邊常常敲敲邊鼓,各國倒也相安無事。兩德統一後,德國經濟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後來,歐盟吸收十個新成員國,給以出口為重的德國經濟帶來了更多機會。但歐盟的擴大也改變了歐盟的格局,使歐盟達成統一更為艱難。兩德統一後,德國經濟更上層樓,使德國在歐洲逐漸鶴立雞群。

德國經濟成功有三:一是以出口為重,二是經濟界和工會之間關係良好,三是產品高質量。即便在世界經濟危機時期,德國出口也沒有受到什麼影響,依然捷報頻傳。歐洲大陸德國最強的神話因此不脛而走。這個二戰時曾想統治世界但最後被盟軍打得支離破碎的國家在60多年後重又成為歐洲最強國,這難免讓鄰國惴惴不安。希臘的示威遊行者用橫幅標語提醒人們不要忘記二戰時德國佔領希臘的歷史。英國的《金融時報》和《電報報》擔心德國正在借歐元危機想一舉成為歐洲超級大國。由於默克爾反對歐洲債券,反對大量印鈔,而且是一副毫不妥協的模樣,默克爾在歐洲因此樹敵不少。布魯塞爾對默克爾感到不可理解。英國《泰晤士報》認為“德國又跟歐洲進入了戰爭狀態”。一些外國來賓來訪柏林時甚至嘲笑說:德國二戰時沒能得到的,現在在歐元危機時要得到了,那就是對歐洲大陸的統治權。顯然,人們對德國的敵意已溢於言表。

但德國需要歐洲。歐盟使德國產品在歐洲暢通無阻,使德國經濟獲益非淺。而德國經濟的強大又使德國債券頗受歡迎。德國每年都能通過這一渠道獲得足夠的資金再發展。但德國必須繼續做一個歐洲的德國,而不是把歐洲變成德意志的歐洲。如果德國不能引導歐洲走出歐元危機,德國和歐盟都將成為輸家。

為了穩定歐盟,德國還必須儘力籠絡英國,不給英國擺脫歐盟的機會。英國雖然沒有加入歐元區,但英國對歐盟的貢獻並不小。英國為歐盟財政支付毛算約150億凈算約50億歐元。英國對歐盟政策落實很徹底,對外國投資者也尤其歡迎。在英國能源領域,現在唱主角的是德國和法國企業。才剛不久,英國把一個大型鐵路項目批給了西門子,而沒有給正在掙紮求生的本國企業。在歐洲安全政策方面,英國也不可或缺。歐盟遇到危機時,英國不但可以派兵,而且在信息傳遞和外交斡旋上都有許多專家可供調遣。在經濟上,英國也十分內行。在各國交往間,如果德法產生磨擦,英國還能充當調停人。一旦英國棄歐盟而去,德國在歐洲容易變得孤身一人,歐洲小國群起反抗德法軸心的可能也大大提高,歐盟危機就將繼續升級,歐洲的分裂有可能將不可避免。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