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經濟發展

中國製造業兩年半以來首次出現收縮

在歐債危機為全球經濟前景蒙上陰影之際,上月從中國到歐洲的製造業都呈現弱化。隨着房市降溫,歐洲亂局又降低外銷需求,中國11月製造業萎縮,這是2009年2月以來第一次出現收縮的現象。而在歐元區步步逼近衰退的同時,英國和歐元區17國製造業的萎縮速度,改寫約兩年半來新高。

.
. 路透社REUTERS
廣告

環球通視(IHS Global Insight)中國事務分析師阿利斯泰爾∙桑頓(Alistair Thornton)表示:“令人震驚的PMI數值和積極下調存准率是給予市場的一記有力的‘組合拳’。傳遞的信息很明確:經濟放緩的速度遠快於預期,政府已入場干預。”

倫敦資本經濟公司(Capital Economics Ltd.)首席歐洲經濟師羅尼斯(Jonathan Loynes)表示:全球經濟復興漸失動力的情況更加顯著。很明顯,不少國家的製造業正受全球貿易再度趨緩的負面影響。

全球經濟降溫正令製造業蒙受打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1月30日指出,第3季多數主要經濟體的商品貿易都呈現停滯。經合組織這個星期調降了34個成員國的成長預測,由此反映出歐洲貨幣同盟能否撐過這場債務危機的疑慮。

在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數據前,市場經濟師指出,儘管亞洲與歐洲生產減速,美國11月製造業卻有可能會以5個月來最快速度成長,顯示美國工廠到年底前都將持續支撐經濟擴張。

接受彭博社訪查的經濟師預測顯示,美國11月美國供應管理協會製造業指數,將從前月的50.8攀升至51.8。數值50是成長與萎縮的分水嶺。

羅尼斯說:美國跌跌撞撞的狀態似乎還不差,但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和其他指標都明顯預示,歐元區將陷入衰退。

羅尼斯指出:我們認為情況將會比短期技術性衰退還嚴重許多。假使未來兩年間歐債危機情勢升高,我們見到歐元區某種形態的崩解,與此相關的經濟效應將會相當嚴重。

12月1日公布的多份數據顯示,歐洲各地製造業都呈現降溫。根據Markit Economics和英國特許採購供應學會(CIPS)所作的調查,英國1項製造業生產指數,從10月的47.8下滑至47.6。新訂單連續第5個月減少。

根據Markit,1項針對歐元區採購經理人調查而來的製造業指數滑降至46.4,改寫2009年7月以來新低。

在歐元區政府厲行縮減開支,而全球需求驟降在侵蝕出口之際,歐洲企業削減成本以保獲利的壓力日趨沉重。歐元區10月失業率攀抵10.3%,趕上約13年高點,而上月製造業的悲觀程度則寫下將近兩年來新高。

標準普爾公司(Standard & Poor's)歐洲首席經濟師席斯(Jean-Michel Six)12月1日在電郵聲明中表示:我們目前預期2012年上半年歐元區將陷入溫和衰退,隨後在下半年適度回溫。

席斯說:但我們強調下行風險依舊相當巨大。我們從基準線預估推算,溫和衰退的機率60%,而更為嚴重的衰退機率則達40%。

大多數分析師此前預計,起碼在明年一季度前中國不會放鬆貨幣政策,但中國政府面臨出口和房地產兩大增長引擎停滯的風險。

政策制定者們目前更關心支持增長,而不是遏制通脹。預計他們將在未來幾個月宣布更多的貨幣寬鬆舉措。

針對11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調查情況,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CFLP)分析師張立群表示,11月PMI跌破50,經濟景氣從擴張轉為收縮,預示未來經濟增長率將繼續回落。

張立群稱,新產品訂單和購進價格指數回落,反映市場需求總體走低,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可能從成本提高轉向訂單不足。

不過,張立群認為,由於國內投資增長仍保持較高水平,消費增長穩中略有提高,因此未來經濟增速回調預計仍將比較平穩,不會出現大的下滑。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