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婦女與家庭

中國女性單身現象是否是自主的選擇?

發表時間:

西方社會生活方式傳入當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人的婚戀觀,女性教育程度以及經濟自主能力提高也使單身生活成為可能。但是,這些女性在何種程度上選擇了單身?在中國社會兩性關係觀念的變化中,女性更是主動推動者還是被動跟隨者?我們電話採訪了上海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中國家庭社會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徐安琪教授。

2011年11月12日,上海萬人相親大會上青年男女互問對方情況,尋找意中人。
2011年11月12日,上海萬人相親大會上青年男女互問對方情況,尋找意中人。 (圖片來源:路透社/Aly Song)
廣告

中國社會擔心男女出生比例失衡可能使大批中國男性無法找到配偶的時候,單身女性的數字也在逐年增長,這一現象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尤其明顯。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陳亞亞2011年7月在廣東省婦聯舉行的學術研討會上表示,調查顯示,北京年齡介乎 30至 50歲的單身者中,女性超過六成,也就是說女性單身人口甚至超過了男性單身人口。

如果說不肯低就顯示女性自主意識增強的話,與法國六八年五月風暴中法國女性自主爭取解放的運動不同,事實上,中國大多數女性的單身現實更是一種被動的選擇。傳統觀念仍然影響着中國人、尤其是女性的擇偶行為。

徐安琪,上海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中國家庭社會學專業委員會主任

單身現象男女有別

法廣:首先,造成女性獨身現象增多的原因與男性單身現象的原因是否有所不同?

徐安琪:中國的單身人口實際上還是男性未婚人口超過女性,在不同的年齡段都是如此。但是,總體上來講,有這樣一個特點,就是不同年齡段男性未婚人口雖然都比女性多,但是未婚女性更多是在城市和高學歷人群中,未婚男性更多是在農村和低階層人群中。

法廣:那造成男女單身現象的原因都是相同的么?

徐安琪:有相同的地方。主要是隨着教育程度提高,以及社會競爭激烈,所以,男女初婚年齡推遲,這就使得未婚人口有所增加。不同的地方是,社會階層比較高的男性在婚姻市場上很受青睞,他們進退自如,是不同年齡、不同階層未婚女性所心儀的理想伴侶。比如說,有博士學位的、四十歲的成功男士,無論是找四十歲同樣成功的女性,還是找三十歲的漂亮溫順的全職太太,甚至戀上一個二十歲的青春純情少女,都會被人們所接受,並被認為是很般配。但是,相反,如果是女性的話,情況就不太一樣。我們這個社會通常會覺得高學歷的女性如果28歲還沒有戀愛對象,就會被認為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或者是“剩女”,“大齡女青年”這樣一些貶義的言辭。因為我們這個社會還是通行女性“向上流動婚姻”。比如說,女博士如果和男學士、或者女老闆和男下屬、四十歲的成功女性和三十歲的英俊男士相戀相愛的話,周圍的人會認為是不般配,父母和親友也會難以接納,甚至會勸阻她們。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婚姻匹配在兩性當中是不太一樣的。

法廣:男女在婚姻匹配問題上有一個落差,也就是說男女在擇偶觀念上是不盡相同的?

徐安琪:對。主要還是整個社會都認為婚姻匹配一般要男高女低、男強女弱、男主女從。這樣一種刻板的模式在社會上一般都被接受。所以,無論是男士,還是女士,在戀愛的時候,可能會從這個角度去選擇配偶。

單身:女性被動的選擇

法廣:那也就是說,現在社會上、尤其是大城市裡單身女性人數增多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一種自主的選擇,而是一個不得已的現實?

徐安琪:應該是這麼說罷。大多數的女性實際上還是希望結婚的。從我們的人口普查數據來看,基本上是這樣的情況。在三十歲到三十四歲年齡段,女性未婚人口實際只佔百分之二點幾。也就是說,大多數人在這個年紀都結婚了。未婚人口的比例不算是很高。但是,我們剛才也講到了,未婚人口在高階層比較多。這些高階層女性找對象要找比她更高的男性,無論是年齡、職業、學歷都要比她高。但是,那些高階層男性未必要找這樣的女性,他可以找年輕漂亮的,或者各種其他人群都是可以的。在這種情況下,落差確實比較明顯。在這種壓力下,女性擇偶難現象出現一般來說是被動的。從國內觀念調查來看,實際上只有少數人是主動地不想結婚,不要孩子。這種情況的比重很低。

法廣:最近二、三十年,中國人兩性關係觀念發生很大變化。在這種變化中,女性是否更是其中被動的承受者、跟隨者,而不是主動的推動者?

徐安琪:兩性觀念的變化可能是在一些生活方式多元化層面。但是,在結婚這個問題上,應該說實際上大多數人還是認為人總是要結婚的,並不完全贊同不結婚也無所謂。這樣的認同比較少。

法廣:在新的兩性關係觀念中,女性是否是倡導者呢?是否願意接受新的兩性關係理念呢?

徐安琪:我想,中國的情況與西方國家並沒有很大的類似性,或者說趨同性。大多數人實際上還是希望結婚的,從這個角度來講,高階層女性擇偶難問題,實際上主要是被動的,並不是主動的選擇。

但擇偶難問題不僅僅是選擇對象的難度增加,實際上還有一個比較普遍的現象:因為現在競爭壓力比較大,工作經常是超時加班,或者是應酬,很少有休息。這種情況下,接觸人的範圍也比較小,交友的時間也比較少。所以,擇偶難的問題也是沒有時間,沒有機會。當然,我們不排除一些只是交友,戀愛,有性生活而不結婚的情況存在,但總體上還是比較少。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還是很少認同只是戀愛、只是有性關係而不結婚。從隨機抽樣調查反映出來的(情況是),這樣的認同還是比較少的。

整個社會對單身現象的歧視

法廣:女性單身現象近些年來呈現增多的趨勢,但是,社會對女性單身現象用詞一直十分貶義。男性群體雖然單身人數很多,但是,諸如“光棍”等用於男性單身的詞語中貶義遠比用於女性單身群體的詞語中的貶義少。怎麼解釋這個現象?

徐安琪:我想,我們社會總體上對單身現象都有一種負面評價,或者說是有某種歧視。不僅是未婚女性被稱作是“剩女”、“白骨精”,等等,未婚男子也會被稱作“剩男”、“光棍漢”、“大齡男性”,等等。從中國目前現狀來講,還是認為成年男女結婚生子理所當然。過了所謂的適婚年齡還沒有結婚,就會被認為是非常態的,會被人在背後指指點點。整個社會對於未婚單身還是有一定的歧視,對於女性可能就更有壓力了。

女性為何更看重物質條件?

法廣:網上有些調查顯示,男性好像更容易接受近年出現的“裸婚”概念,就是不重視對方的物質條件的婚姻,而女性接受這樣的婚姻的人數比較少。其實,當今社會中國女性在經濟上已經比較獨立,怎麼看中國女性在擇偶工程中對物質條件還有這麼高的要求呢?

徐安琪:男性為什麼更贊同裸婚呢,我想,主要是因為國內還是有這樣一種所謂的傳統罷,就是結婚時,男方、或者男方的父母要承擔住房這樣一個比較大的支出,這對男方和南方父母都有很大壓力,特別是現在房價比較高,男性的壓力就更大,所以他們更贊同裸婚。

女性呢,我們也不能說現在女性都是物質主義、金錢第一,等等。應該說,她們在選擇配偶的時候,實際上,主要還是要看兩個人是不是合適、對方人品如何,等等。根據我們的抽樣調查,經濟當然是其中一個因素,但並不是一切都向錢看。總體上,不少女性認為經濟基礎是婚姻的一個條件罷,其中之一的條件。她會覺得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恐怕會影響到今後的生活,所以,她們可能很少贊同裸婚。

法廣:可不可以說中國女性雖然在事業上可以有獨立的發展,在經濟上,在財務上相對獨立,但是,相對於男性,中國女性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更多,受傳統觀念的束縛更大?

徐安琪:我覺得整個社會有這樣一種傾向。並不是女性更傳統。社會傳統還是讓結婚的主要經濟付出由男方來承擔。我個人認為,這個社會的觀念還是很傳統。特別是現在婚姻法司法解釋已經頒布,強調誰投資,誰收益。所以,我個人認為,今後,整個社會的觀念需要改變。一個是擇偶時,不一定要男高女低、男強女弱;第二,結婚的婚房,或者物資方面的提供,應該雙方共同承擔,不能把壓力都壓在男方或者其父母身上,(走向)共同承擔、比較平衡的擇偶條件,而不是傳統的刻板的模式。這樣可能會改變一些目前的狀況。

法廣:中國女性是否有主動的、希望改變這種傳統觀念的意願呢?民間是否有這樣的來自女性的呼聲呢?

徐安琪: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在大學裡、在研究生招生里,女性比例越來越高,甚至超過百分之五十。我想呢,隨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的自主能力、自強能力應該比以前更高些。我們應當倡導新的風尚,無論女性還是男性,都應該改變那種刻板的模式。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