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當今世界

看圍繞是否取消對緬甸制裁措施的爭議

發表時間:

本周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對緬甸的歷史性訪問,引起人們對緬甸政局的高度關注,也引發對是否要取消對緬甸的制裁措施的爭議。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周三抵達緬甸,成為50多年來第一位到訪該國的美國國務卿,1955年當時的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曾訪問過緬甸。

廣告

希拉里周四首次與緬甸新領導人展開實質性會談,希望能夠促進緬甸的改革。希拉里首先同緬甸總統吳登盛進行了閉門會談。希拉里在同吳登盛會晤時表示:"奧巴馬和我都非常讚賞您和貴國政府所作出的努力。"吳登盛歡迎希拉里訪問緬甸,稱此舉將成為"里程碑"。吳登盛稱希拉里的到訪將是歷史性的,並將打開兩國關係的新篇章。

緬甸軍人獨裁政權長期以來在國際上處於孤立狀態,並且受到西方國家的政治和經濟制裁。現在既然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訪問緬甸,那麼是否就可以取消對緬甸的制裁措施?北京星期四則呼籲美國等國取消對緬甸的制裁措施。法新社引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的話說,中國要求有關國家取消針對緬甸的制裁措施。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是緬甸的盟友,但有分析指出,緬甸新政府上台後,中緬關係變得並不穩定。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緬甸反對黨領袖昂山素姬表示,她完全支持華盛頓鼓勵緬甸繼續改革的姿態。但她同時警告說,我們應該做好冒險的準備,因為都還沒有真正兌現。

華盛頓在取消對緬甸的制裁方面有自己的條件。希拉里之前幾次發表聲明,美國並不打算立即取消對緬甸的制裁。美國要取消對緬甸的制裁必須要經過國會的批准。有分析指出,緬甸的改革進程料最終會使得美國政府放鬆對緬甸的制裁。希拉里也在考慮採取哪些互惠措施鼓勵緬甸的改革進程,這些措施可能包括向緬甸派駐大使級外交官和支持更多國際援助。美國的期望可能包括:進一步釋放政治犯;政府切實努力解決軍隊和邊境地區少數民族反對派的衝突。希拉里也敦促緬甸終止同朝鮮的不正當往來。美國擔憂緬甸購買朝鮮的導彈技術,並對緬甸與朝鮮的核關係表示憂慮。

至於北京與緬甸的關係,路透社報道說,被當地華人稱為"瓦城"的曼德勒是緬甸第二大城市,距離最近的中國邊境僅有264公里。中國在瓦城的影響力尤為明顯和強烈。許多華裔家庭生活於此已經有很多代了,在這裡隨處都能聽到中國鄉音,沿街諸多商鋪的招牌和廣告都用緬文和中文雙語書寫。但中緬關係並非總是風平浪靜。像東南亞其他國家一樣,緬甸人對中國的猜忌也根深蒂固。20世紀60年代,緬甸曾爆發過反華浪潮,此後中國曾支持緬甸北部山區共產黨游擊隊對抗緬甸軍政府。但緬甸於1988年軍事鎮壓民主抗議活動而遭美國制裁後,曼德勒以及整個緬甸漸漸投向中國。不過緬甸許多人對這種親密的對華關係感到不安。分析人士稱,包括剛剛移交權力的軍方領導人在內的緬甸統治者希望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以平衡外交關係。

無論是緬甸強硬的軍方領導人、改革家還是支持民主的活動人士,都呼籲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但無論緬甸與美國的關係如何回暖,中國都勢必會在緬甸保有巨大的影響力。中國在緬甸全境投資建設新港口、高速公路和大壩。截止到明年3月份的本財年,中國承諾對緬甸投資逾140億美元,成為迄今為止對緬甸投資最多的國家。但緬甸總統吳登盛9月底宣布暫停與中國的密松大壩項目,因其對伊洛瓦底江下游的影響引發民憤。緬甸此舉,或可視為緬甸希望與中國保持距離的跡象。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