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人口與未來

越來越多的東南亞女性被拐賣到中國當新娘

發表時間:

中國公安部打擊拐賣婦女兒童犯罪辦公室簡稱打拐辦的主任陳士渠近日表示,東南亞婦女遭綁架和拐賣至中國的犯罪案例呈上升的趨勢。

廣告

陳士渠表示,這些被拐的外籍婦女大多來自越南、老撾和緬甸的農村地區。陳士渠雖沒有進一步透露具體案件數量,但以河北省為例,從2009年以來,警方已解救106名被拐賣的外籍新娘,其中大多來自越南、緬甸等地。陳士渠表示,拐騙的犯人通常尋找來自鄉下地區、年約20至30歲婦女,以高薪的工作為誘餌,甚至設立非法跨境婚姻中,告訴她們說可以成為中國大城市有錢人的妻子。再根據她們的身材、長相,以人民幣2至5萬不等的價格,賣給中國農民為妻。

為什麼被拐賣到中國尤其是被拐賣到中國農村地區當新娘的外籍女性多為東南亞國家的女性?

陳士渠說,由於中國和越南、緬甸、老撾等國邊境地區缺乏河流、山脈等天然屏障,便道多,加上這些國家部分地區生活貧困,導致拐賣案例增加。陳士渠還指出,這些受害者中,有一部分被賣到中國的農村地區,變成當地村民的非法新娘,而其他人被迫為一些地下賣淫窩點提供性服務等。

那麼為什麼被拐賣到中國的外籍婦女越來越多?

這恐怕和中國男女性別比失衡的嚴重程度不無關係。

今年3月14日星期一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逼着懷女嬰的孕婦去墮胎的印度和中國家庭,製造出了眾多的找不到老婆的單身漢。大約有10%到20%的中國和印度男人都因女性人數少而不得不過着單身的生活。

這份由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衛生和國際發展研究中心 特雷瑟.赫斯基斯(Therese Hesketh)領導的研究顯示,男多女少男人找不到老婆的現象出現於上世紀80年代,即1980年代,當時B超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可以在婦女懷孕還比較早期的時候,就知道胚胎的性別,從而選擇墮胎或是不墮胎。在很多亞洲國家,尤其是在中國.印度和韓國,人們傳統上喜歡男嬰,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深蒂固,隨着B超技術的發展,重多的女嬰因性別而被屠殺。

研究指出,1979年的時候,中國的男嬰和女嬰的比例是106比100,到了2005年的時候,這一數字已經上升到了121比100。在一些可以生兩胎的地方,第一胎是女嬰的家庭,它們的第二胎中,男嬰和女嬰的比例達到143比100。不難想象,這些第一胎是女嬰的家庭里,很多婦女是因為有性別選擇的墮胎才生了男嬰的。

2005年的時候,就有研究指出,在中國的20歲以下的年輕人中,男性比女性多出3200萬。

眼下這份由倫敦大學學院衛生和國際發展研究中心特雷瑟.赫斯基斯(Therese Hesketh)領導的研究顯示,大約有10%到20%的中國和印度男人都可能找不到老婆,無法結婚。研究人員們也指出,在中國和印度這樣的社會,婚姻和建立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們決定着一個人是否能夠被社會所接受。在這樣的社會,有這麼多人找不到老婆,後果難以想象。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