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周末文摘

百姓稅負苦 官員怎感知

發表時間:

10月26日,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以童裝加工知名的織里鎮發生群體性事件,童裝加工企業的稅收社會化征管過程中,代徵人員與外地業主發生糾紛,因處理不當,最終引發了抗稅事件,高峰階段的圍觀人員多達數千人。在此之前,因為中小企業生存困境艱難,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動議要出台減稅新策。織里抗稅五天後的31日,財政部出台了65號、66號部令,啟動了針對個體工商戶的增值稅與營業稅的減負政策,如銷售貨物增值稅的起征點從月銷售額的2000-5000元調到5000-20000元。

廣告

網上的《公民月刊》刊出聶日明的一篇文章:織里抗稅的遺產:降低稅負沒有退路。文章說,對於個體工商戶性質的小型與微型企業來說,這確實是一個利好。進而,我們要再問,這個政策能有多好?我們認為,利好有限。由於中小企業的財務建賬水平有限,稅務征繳部門難以用銷售額等從量從價徵收方式,定額繳納、本地機構包稅成為普遍的徵稅方式。以織里為例,當地的童裝企業的稅制實行的是定額核定、從量徵收,2010年每台機器徵收343元,2011年每台徵收620元,並且徵稅權委託給社會化代征機構,亦即包稅制。在這種制度下,稅務部門對征多少稅有着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間。其次,增值稅與營業稅僅是中小企業負擔中的九牛一毛,除了林林總總的稅及附加費與基金外,還有年檢、衛生許可、牌照換證、報刊等行政收費與攤派,提高起征點很難有效降低稅負。從疲軟的宏觀環境與複雜的社會形勢來看,政府財政增支的任務還很重,以財政部的立場來看,減稅只可能是象徵性的,中央及地方政府不太可能真正的推進“結構性減稅”。

作者指出,高稅負、二次分配不公等稅政痼疾已經嚴重透支了社會穩定,相當多的社會信任危機都是這一痼疾的結果。例如,織里事件中的外地業主對本地富裕業主小轎車的打砸,發達城市的本地居民對外地居民的仇視,社會普遍的仇富心理,對開發商的痛恨,對知名企業家不慈善行為的指責。這些背後隱含的都是對自己生存境況的不滿意,深切地感覺到自己沒有賺到錢,所以他們把氣撒到富人身上、撒到開發商身上。為什麼賺不到錢,以中國勞動力當前的平均工作時間及努力程度,這是完全不正常的。毫無疑問,問題是出在政府身上,稅負過重及稅收的再分配不合理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政府不僅在宏觀資源配置機制及再分配機制的公平性上無所作為,還成為主要的既得利益者,在初次分配(徵稅)和再次分配(財政支出)的制度設計上把政府利益作為主要的考量。

文章說,在稅政的設計上,稅務部門也盡量避免與納稅人直接接觸,大量地採用間接稅、價內稅及代征代繳,使得普通納稅人無法切身感受自己所繳納的實際稅費,亦無法得知最終的稅收歸宿是多少。例如以企業為徵稅主體的增值稅等一系列間接稅,其最終承擔者無疑是納稅人,而直接稅中的個人收入所得稅一般是由機構代扣代繳,煙酒、奢侈品、燃料油中的消費稅亦採取價內稅的方式,普通消費者根本不知道價格中的稅率之重,甚至高達80%。

危險還不止於此。高啟的稅負,為納稅人帶來的苦痛,需要有渠道來釋放,例如實際收入以超過稅收增長的速度提高,也可以是讓其擁有抑制高稅負的抗增稅權利。但在當前,這是一種奢想,超稅率的高收入增長是不切實際的。而在抗稅權利與聲音上,除了學界紛雜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