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上海視窗

浙江民營經濟陣痛中面臨轉型

發表時間:

從今年年中以來,支撐起浙江,這一中國經濟最強省份的民營企業家們就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浙企“跑路潮”不斷升級,年關將至,許多企業資金鏈更加緊張。

廣告

從2011年4月江南皮革董事長黃鶴失蹤以來,浙江民企老闆跑路事件愈演愈烈。眼鏡行業龍頭企業浙江信泰集團有限公司“眼鏡大王”胡福林在9月底不知所終,其後,溫州、寧波等地又陸續發生多起老闆失蹤事件。

據上海的《第一財經日報》的報道,到10月末,根據官方的統計,浙江已經發生過228起企業主外逃避債事件這些人出走的絕大部分原因是無力還貸。

研究浙江經濟的專家稱,這是一場比2008年更為嚴峻的金融危機,2008年,浙江省全年私營企業註銷數2.2萬家,同比增長10.99%,為當時的近六年最高。

今年的數據,今年1~9月,浙江省倒閉企業數2.5萬家,比去年略增加5%。僅到九月份,浙江企業消失的數量已經超過了2008年全年企業倒閉的數量。

浙江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建軍認為,““這些傳統行業在宏觀經濟環境比較複雜的時候,就會出現洗牌,或者優勝劣汰的情形。”

和2008年類似的是,一些傳統的支柱產業,比如紹興紡織業、台州縫製設備行業、溫州鞋革、打火機行業、嘉興皮革業、寧波服裝行業等都面臨生產經營困難、虧損面擴大、盈利能力下降、企業生存狀況惡化等問題。

據浙江省經信委的數據:到2010年底,浙江110萬家法人實體企業中,能在銀行貸到款的只有10萬家左右,90%以上的企業尤其是小企業被擋在銀行信貸門檻之外。

浙江小微企業對資金的渴求十分迫切,浙江省金融辦統計,截至9月底,浙江省已開業的170家小貸公司共計發放貸款1238.9億元,同比新增貸款480.1億元,增幅達63.3%。

此前,浙江省中小企業局的報告稱,相比去年,民間融資的利息水平有較大上升,多數地區民間借貸利率年息在25%~30%,也就是說,月息在2分~3分之間。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的調研,在溫州、寧波等地,民間借貸的成本十分高昂,以短期拆借為例,大部分的月息都在3分~5分之間,就算是長期借貸,月息基本也維持在3分左右,這樣的融資成本,也是小微企業很難承受的代價。

溫州方興擔保有限公司董事長方培林就認為,“如果利率超過一定水平的話,處於夾縫中的製造業僅存的利潤就會消失,企業很難維繫正常的運營,製造業就沒有辦法玩轉下去。”

目前,浙江位於產業鏈、價值鏈低端的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尤其突出。

浙江大學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史晉川認為:“在這一波的‘跑路潮’中,大部分都是擴張中出現了問題,導致青黃不接,企業無以為繼。”

除了投資新興產業,圖謀產業鏈升級外,浙江一些企業在試圖通過“走出去”,直接走向國際市場來跨越難關。

目前,浙江省的不完全統計,有150多萬名浙商正在走出國門,浙江省經核準的境外企業、機構超過4900家,累計投資總額112.2億美元,中方投資額99億美元,覆蓋138個國家和地區,境外投資數量、規模均居全國各省區市第一。

走出浙江也是一直是浙江商人的選擇之一。

官方的統計是,目前浙江在省外經商辦企業的人員約有600萬,省外浙商在全國的投資規模超過3萬億元,其中浙江輸出資金約1.3萬億元。

浙江大學經濟學家史晉川表示,以浙江經濟為代表的中國經濟,正在經歷“陣痛”,“‘走出去’不失為一種更好的辦法,和轉型一樣,同樣要經歷種種‘陣痛’,所有成功的投資背後,都是企業一步步付出的巨大代價。”

史晉川認為,“原來的浙江的‘塊狀’經濟在轉型,在全球價值鏈上的位置正在前移。這種前移可能是微妙的、不易察覺的,但前移確實發生了。”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