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聖誕假期間北京接連打壓異議人士

發表時間:

周二出刊的法國各大報紙的首頁所關注的焦點各有不同。有關中國方面的報道側重在經濟與人權領域。《解放報》與《世界報》不約而同地檢視北京今年在茉莉花革命爆發後加強打壓維權人士的情況。《解放報》專文報道說,中國政府又一次選在聖誕節期間對異議份子判重刑,曾參加六四民運的貴州作家陳西剛被當局判處十年徒刑。在經濟議題,中日兩國首腦宣布未來在雙邊經貿交易上,中間不再經過美元,而直接用人民幣和日元結算,以節省彙差成本。此一重大改變登上今天《費加羅報》的頭版。

廣告

人民幣令人無法抵抗的擴張

《費加羅報》的社論指出,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在上周末訪華期間,向中國總理溫家寶承諾,將推動兩國貿易直接用日元和人民幣結算,以實際行動支持北京的人民幣國際化政策。亞洲兩個最大經濟體合作,尤其是日本將購買中國國債,此舉背後就是想減少對美元的依賴,與對抗歐元區經濟衰退的危機。而購買中國國債需要中國政府同意,顯示出北京以引進外國機制來加強中國資本市場,確保這個市場安全的用心。專家認為,北京讓評鑑頂級的日本第一個進關,並非偶然。

此外,在《費加羅報》頭版標題稱作「人民幣令人無法抵抗的擴張」的文章繼續說,在北京操控彙率下,人民幣不是能夠自由兌換的國際貨幣。但從2010年起,一些外國公司已經開始購買以人民幣計價的基金,同一年度,全球貿易金額的8%也使用了人民幣,因此,市場上已慢慢接受人民幣是一種真正可兌換的貨幣了。針對此一變化,香港的金融業者已積極準備成為人民幣兌換的試點中心。不過,在中國以出口為主的市場經濟模式下,北京首要保持弱勢人民幣的政策,讓人民幣彙率自由浮動的前景,恐怕還要等上一段時間,但這並不與中國政府用人民幣作為一個重要的經貿武器的企圖相衝突。另外,隨着中國在世界經濟舞台上,愈來愈吃重的角色,人民幣遲早會變成一個主要的國際貨幣。

今年是中國異議人士艱苦難熬的一年

與此同時,《解放報》報道,周一,中國以“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速判貴州民主派作家陳西十年徒刑。文章引述中國人權觀察組織的說法,現年57歲的陳西被送上法庭的原因,在於他替海外網站撰寫文章,主張中國政治改革以消除一黨專政,以及改善中國的人權。據悉,陳西在今年11月29日被逮捕,昨天12月26日,貴陽法庭僅僅開庭幾個小時就以顛覆國家的罪名為陳西定刑。而此前陳西的知名度不高,在中國境內幾乎沒有太多人注意到他被重判的消息。

《解放報》指出,“顛覆國家政權”是一個北京當局用以對付政治異議份子無所不包的罪名。同樣的手段,在2009年曾經用來對付08憲章的發起人劉曉波,兩年前的聖誕節當天劉曉波被判刑入獄。北京刻意選擇西方重要節日時對人權鬥士下重手,這種戲碼不斷重複上演,令人不寒而慄。

《世界報》同樣地關注中國異議人士的艱困處境,該報駐上海記者報道,中國政府再度利用歲末西方過節的時刻,對維權活動加強打壓。上個星期五與這個星期一,中國又重判了兩位民運作家,他們分別是陳衛9年徒刑與陳西10年徒刑。陳衛同陳西一樣也是一位參加過天安門民主運動的人權活動者。此外,在一個星期之前,“被失蹤”20多個月的著名維權律師高智晟又被中國當局以違反有條件釋放規定的名義,再判處三年徒刑。

當然,這一連串的打壓行動與阿拉伯之春有着密切的關係,《世界報》這篇配上胡佳身穿聲援陳光誠的T恤照片的文章指出,北京因害怕民主的種籽也散播到境內,進而開花結果,所以加大打壓言論自由的力度。今年對中國異議人士來說,可以說是繼天安門之後打壓最嚴酷的一年。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