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的登月計畫

發表時間:

今天的法國各大報紙重點報道的內容有敘利亞的暴力衝突局勢、歐元區的經濟前景以及法國政界對2012年總統大選的準備情況等。今天的法國《世界報》、《解放報》、《今日法國》等均在頭版突出了歐元所面臨的危機與挑戰。《世界報》在第一版的大字標題是:創立十年之後歐元正面臨生存的考驗。《解放報》也用大字標題寫道:十年之後歐元值多少錢?

廣告

有關中國方面,今天的法國《費加羅報》重點報道了中國的登月計畫,該報道在頭版刊登了一幅中國航天火箭的照片,並發表了題為“中國人想在月球上行走”的文章。文章說,在美國人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40年之後,中國發表航天白皮書,首次正式確認中國也打算步阿波羅號的後塵,派人登上月球。但該白皮書並未提出一個具體的時間表,可能是在2020年左右。《費加羅報》指出,除登月計畫之外,航天白皮書還提出要興建一個太空站並建立中國自己獨立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就象美國的GPS系統以及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那樣。

《費加羅報》指出,中國官方媒體對此進行了大量報道,中國日報的頭版頭條稱載人登月計畫在望,環球時報強調中國在軌飛行的《天宮一號》飛行器,為未來興建空間站提供了可能;最大的人民日報則全文刊登了白皮書的內容。白皮書稱,新一代運載工具是“長征五號”火箭,其運載能力達到25噸。國家航天局新聞發言人張煒還表示,中國將完全採用無毒無污染推進劑。新的發射基地將設在海南省。

《費加羅報》回顧說,中國的載人太空飛行計畫始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特別是購進了俄羅斯的科技,該計畫在過去二十年裡不斷發展,2003年10月15日中國成為繼俄羅斯與美國之後第三個將人送入太空的國家。2008年,中國的太空人翟志剛又首次實現了太空行走。中國的探月工程嫦娥號是北京太空計畫的另一個支柱,被北京看作是自己在國際舞台上地位上升的重要標誌。

《費加羅報》分析說,中國的探月工程除本身具有的科學價值之外,很明顯它的登月成功肯定會對中國的形象有重大的作用。尤其是在蘇聯人在60年代登月失敗以及現在美國又因為財力不支而放棄再度重返月球的計畫之後更是如此。美國在取消航天飛機之後,現在連送航天員入太空都只能依靠俄羅斯的聯盟號。

《費加羅報》強調,現在的問題是中國是否會把這一計畫推進到底。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太空政策問題專家蘇爾貝斯-維爾熱女士分析說:“這是可以實現的遠景。就象所有其他太空大國一樣,中國人的也需要制定宏偉的目標以便產生強大的動力。既然目前不可能前往火星,而地球又只有一個衛星,所以中國的選擇餘地不大。”

另外《費加羅報》今天在其經濟版中還報道了法國雷諾汽車集團準備在中國生產汽車。文章說,法國雷諾汽車集團準備與中國東方汽車集團合作,在中國本土直接生產汽車,但雷諾公司目前不願意就此做任何評論。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