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北京話題

網友與韓寒商榷民主與國民素質的關係問題

發表時間:

近日,韓寒的三篇博文“談革命、說民主、要自由”,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互聯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我們今天的話題就從這裡說起。對此,有網友表示,就算有些人的推測屬實,韓寒以他一向狡黠的方式在網上引發了一場對敏感話題的大討論,但我還是感到有些失望。中選網上作者“我是科學家”的文章說,長期以來,如果是某某時報、某某TV或某某專家宣稱什麼 “中國人的國民素質低,民主會帶來動亂”,以及什麼“中國人不適合民主”等一系列荒謬說辭的時候,大家是很不屑一顧的,因為人們知道,他們這是在高速公路上“玩逆行”,也明白這是他們心虛的表現。

Soldiers from the honour guard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line up against a backdrop of a portrait of late chairman Mao Zedong hanging on the Tiananmen Gate, during a welcoming ceremony for Kuwait's Prime Minister Sheikh Jaber al-Mubara
Soldiers from the honour guards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 line up against a backdrop of a portrait of late chairman Mao Zedong hanging on the Tiananmen Gate, during a welcoming ceremony for Kuwait's Prime Minister Sheikh Jaber al-Mubara REUTERS/Petar Kujunzic
廣告

但草根韓寒卻不應該是這樣的,人們不禁要問了,這還是那個曾經說出“世界上有兩種邏輯,一種叫邏輯,一種叫中國邏輯”;“可以不為自由而戰,但不能為高牆添磚加瓦”;以及“需要真相,還是需要符合需要的真相”等一系列名言的韓寒嗎?這是怎麼了?難道hold不住了嗎?對此,也有網友認為,國民素質低絕對不能成為中國人“不適合民主”的借口,要知道,國民素質低正是專制獨裁的產物,也正是專制獨裁統治者最希望看到的,並且還希望這種狀態能夠一直維持下去,彼此相安無事,並美其名曰為“和諧”。(網友棵子)

與此同時,韓寒還認為,現在中國人的不滿,都是關於個人利益,而不是普遍的自由或正義問題;“最關鍵的是,大部分中國人一副別人死了絕不吭聲,只有吃虧到自己頭上才會嗷嗷叫的習性,一輩子都團結不起來”。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韓寒的這個說法無疑是錯誤的,究其原因,他大大低估了民眾的素質,從大連到烏坎,從城市到農村,中國民眾早已經證明了他們有着良好的自我組織能力與素質。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上作者張鐵志的文章說,不論是獨立參選,還是民眾抗爭,這其實就構成了公民社會,民眾的素質正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步提高的,並且可以不斷給執政者施加壓力。

文章強調說,在一個全能主義社會之下,廣大民眾必須在一切可能情況下去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或者說權利,逐漸壯大公民社會,而不要去自我預設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無論如何,韓寒應該知道,並不是他寫一篇文章《要自由》,自由就會自己降臨,如果你自己首先繳械了,那麼執政者是不會把任何東西白白送給你的。

此外,韓寒又說,“民主是一個複雜,艱難而必然的社會歷程,並不是什麼革命、普選、多黨制,以及推翻某某,這些脫口而出的簡單詞彙可以輕易達成的”。“一人一張選票選主席,其實這並不是中國最大的急迫,相反,一人一張選票,最終的結果還是共產黨代表獲勝”。之所以這麼說,韓寒的理由是,他從選舉依賴金錢,而共產黨擁有大量資金,於是便得出了共產黨必然獲勝,因此普選並不是中國所需要的奇怪結論。對此,有網友反駁說,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當一個社會的大多數財富被集中到少數人、或少數家族手中的時候,革命差不多就要發生了。

作者趙進斌的文章說,歐洲的天鵝絨、中東的茉莉花,包括卡紮菲被亂槍擊斃等等,究其根源,不也都是因為這個嗎?事實上,民主的內涵其實再簡單不過,我的理解就是你想當總統也好、首相也罷,想連任主席也好、總書記也罷,必須得問問這個國家大多數選民手中的選票,而民眾人人手中握有的那張選票,掂量掂量究竟投給誰好,這就是民主。這也是對如何實行和實現民主路徑最好的詮釋,那些鼓吹什麼想要民主就得“走十萬八千里,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的花言巧語說辭,八成不懷好意。

另一方面,民主就是你在競選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之前,必須首先把自己的家庭財產公之於眾,而不是像某些社團那樣,已經執政60多年了,還是借口什麼“條件不成熟”,而“一直還在研究”;也不是自己一方面在國內喋喋不休地大念愛國經、三公消費永無止境;另一方面卻讓自己的老婆孩子拿外國綠卡遠走海外。再者,民主就是在你當選之後,必須要兌現你當初競選時所承諾的東西,不能拿自己當人民代表幾十年以後,當初說得天花亂墜的那些東西,至今卻還在讓廣大民眾翹首以待,望眼欲穿。如果再不兌現的話,民眾早晚有一天要用選票把你們轟下台去。

此外,韓寒認為民眾素質低是民主無法實現的原因,這個觀點也不新鮮,但卻是一個偏見,去年英年早逝的著名憲政學者蔡定劍先生對此曾進行過深入的研究,並早已批駁了這種偏見。中選網上作者洪振快的博客文章說,按照通常的理解,農民的素質不如城市居民,但蔡定劍先生去了很多地方,搞了很多調查,結果卻顯示,就對民主的熱情  選舉的積極性、主動性而言,中國的現狀是農村高於城市,農民高於城市居民。就世界歷史經驗而言,蔡定劍先生舉例說,當年逃往北美的那些清教徒,還有流放到澳大利亞的那些罪犯,他們的素質未必就很好,他們都能搞出很好的民主,這就說明民主跟民眾素質實際上沒有太大關係。

英國在17世紀、美國在18世紀就建立起了民主制度,若論民眾素質,似乎沒有證據和理由說已進入21世紀的現代中國仍然差於17世紀的英國和18世紀的美國。按照某些人的設想,民主與素質正相關  似乎經濟發達、生活水平高、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民主意識更強、更看重民主權利。然而,中國的現實則恰恰與之相反。蔡定劍先生觀察到的現象卻是,許多農村基層民主的開創者和發源地,不少都是在經濟不很發達,問題比較多的“問題村”、“後進”村裡搞起來的。

這些地方由於經濟不發達,鄉村幹部腐敗,農民負擔重,村裡問題多,上級黨委、政府對村裡領導班子難以指定安排,這才想到放手讓村民選舉,自己解決問題。但這一放手,沒想到反而放出了真正的民主,人們發現這些所謂“落後”的農民,原來他們並不愚昧落後,並不缺乏民主素質,而是人為地禁錮了他們的民主訴求,束縛了他們的民主權利。韓寒認為中國民眾,尤其是偏遠地區的普通民眾,“普遍對民主和自由的追求不如文化界想象的那麼迫切”,民眾只要拿到錢就滿意了。這與蔡定劍先生的調查相反,很顯然,韓寒受了偏見的影響,對問題缺少研究,其觀點與事實不符。

洪振快的文章最後強調說,韓寒無疑是天分很高的人,但正如有人所說,韓寒“讀書少,學術差,不專業”。易中天先生認為這很無聊,反問“你讀書多,你學術好,你非常專業,咋說不出韓寒這樣有分量的話?”這種反問不無道理。但無論是韓寒,還是易中天先生,恐怕都不會認為自己在民主問題上比蔡定劍先生更有發言權吧。

綜上所述,有網友點評說,對於韓寒,我向來主張實事求是,尊重、期許加寬容,杜絕棒殺也反對捧殺!現在更是希望其遠離“中國邏輯”,靠近邏輯,隨着自己的年齡增長而逐步增加一點沉穩厚重 (網友繆一輪)。這位韓老兄,有一個目的算是達到了:引起大家對自由民主等的關注,但是,如果大家以前不關注的話,他說得再多也沒人理他,可見,本來大家就是關注的。有人說他應該讀讀托克維爾的《論美國的民主》,這位老兄讀沒讀我不知道,但肯定沒讀懂,不能再拿他年紀還小當借口了,在他這把年歲, 人家托克維爾連書都寫出來了。(網友國洪新)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