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時事觀察

胡錦濤執政全面失敗的哀嚎

發表時間:

本期亞洲周刊由於農歷新年的緣故休刊一次,因此在今天今日亞洲的節目里,我們改為介紹同樣在香港發行的《動向雜誌》今年元月號第317期的開篇社論,以饗各位聽友。

廣告

長短論:胡錦濤執政全面失敗的哀嚎

《動向雜誌》編輯部在題為「胡錦濤執政全面失敗的哀嚎」的長短論中,開宗明義指出,胡錦濤在坊間常被稱作平庸無能之輩,他的舉止給人印象似乎不失溫和儒雅,但事實上,胡的個性相當地剛愎自用,和那位「六四」鎮壓的劊子手鄧小平一樣,都是「開鋼鐵公司」的。或許這正是當初他被選為「接班人」的緣由。

胡錦濤在上台之初,曾提出「以人為本」、宣稱要建設「和諧社會」;他在美國耶魯大學演講時,也對普世價值做了正面的闡述。以至於被迷惑的人將其稱作所謂的「新政」,誤把中國的社會轉型、政治改革的希望寄託在他的身上。然而,在光鮮說辭的背後,胡錦濤以維穩的名義把天安門鎮壓變成他的執政模式,尤其對輿論控制非常堅決強硬,這一立場從肇始於去年春天的茉莉花革命之後,更是有所過之而無不及。

《動向雜誌》接着寫道,如果說,一年多以前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拉開了胡錦濤執政全面失敗的帷幕,更重要的是被北京視為「戰略合作夥伴」的奧巴馬當局,對亞太戰略作出了重大調整,國際社會姑息中共的好日子結束了。情急之下的胡錦濤,元月一日在中共黨刊《求是》上發表文章,重拾反和平演變時代的「反西化」、「反分化」老調。

誠如該月刊的時政評論家胡少江所指出的,這是胡錦濤「在共產黨主導的文化和意識形態的革命在中國完全破產之後,眼看著執政黨已經徹底喪失了在道德文化上的影響力,……所發出的最後的哀鳴。」

中國文化衰落和胡錦濤「文化新革命」•胡少江

這篇文章毫不諱言地指出,當今的中國就是一個文化和文明弱國。對於自己的傳統文化和文明,現在的中國少有傳承;而面對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中國的文化和文明已經喪失了與之競爭的能力。對於這一點,中國執政黨的總書記最近也不得不公開承認。胡錦濤今年一月一日在《求是》雜誌發表了題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文章,胡錦濤用「西強我弱」來形容目前國際文化和輿論格局;作為對策,要求「採取有力措施防範和應對」西方對中國實施的「西化、分化的戰略圖謀」。

胡少江評論說,這真是一個黑色幽默。事實上,在胡錦濤發表這篇文章之前,中國新一輪的文化控制已經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如在去年10月推出醞釀已久的中國廣電部「限娛令」,同時要加辦所謂的道德建設類節目欄目;今年一月初又傳出消息,中央電視台在春節聯歡晚會的節目中強令那英將原定的歌曲中的幾句英文歌詞改成中文,那英不從,憤而退出春節晚會。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很明顯,一個繼承中國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衣缽的「文化新革命」的鬧劇正在中國上演。在上世紀的文革中,反對的是所謂的「封、資、修」的文化影響。這一次的「文化新革命」則簡化成反對「資本主義的西方文化滲透」。

胡少江在此文中表示,毫無疑問,如同那場「文化大革命」一樣,這一場「文化新革命」的鬧劇仍然逃脫不了徹底失敗的結局。那些由於沒有文化而極度自負的中國共產黨的歷代統治者始終沒有明白,任何有發展前途的文化都是用不著通過控制人們的眼睛、耳朵、思想來強行向民眾灌輸的。況且,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對文化控制的任何企圖更是愚蠢不堪。

此外,《動向雜誌》的長短論總結說,當今中國的危機到底是胡錦濤說的「西化」、「分化」,還是長期被中共一黨專制的奴化、毒化?人民群眾心中有一塊明鏡:如果說中國大陸過去二三十年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恰恰就是向「西化」開放、對意識形態說教進行「分化」的結果!在日新月異的時代,開放了的中國要再關上大門重返毛的閉關鎖國時代,到頭來只是胡錦濤和極少數人的一枕黃梁。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