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焦點評述

中俄為何在敘利亞問題上投否決票

發表時間:

聯合國安理會本月4日就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時,俄羅斯和中國對決議草案投了否決票,使決議草案未能獲通過。除俄羅斯和中國外,安理會其餘13個理事國投了贊成票。這一決議草案由阿拉伯聯盟國家提出,並得到美國和歐盟的支持。決議草案譴責敘利亞政府鎮壓反政府示威,並要求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交出權力。這是繼2011年10月4日中俄共同否決針對敘利亞的決議草案後,安理會有關敘利亞的決議草案再次未能獲得通過。

廣告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丘爾金在表決後的解釋性發言中稱,安理會中的某些國家自去年三月開始以來就不斷破壞通過政治方式解決敘利亞問題的機會,試圖在敘利亞強行推動“政權更迭”、支持反對派上台、持續煽動國內衝突。他說,付諸表決的決議草案未能充分反映敘利亞目前局勢的實際情況,向敘利亞有關各方發出了一個“不平衡”的信號。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李保東在解釋性發言中表示,同不少安理會成員一樣,中國認為在當前形勢下,片面向敘利亞政府施壓,預斷對話的結果,或強加任何解決方案都無助於敘利亞問題的解決,反而可能導致局勢進一步複雜化。李保東說:“但遺憾的是,上述合理關切未被採納,在各方仍有嚴重分歧的情況下強行推動表決,無助於維護安理會的團結和權威,無助於問題的妥善解決。因此,中國對這一決議草案投了反對票,”

美國和歐盟國家紛紛譴責中國和俄羅斯就敘利亞問題行駛否決權。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萊絲批評俄羅斯和中國的決定“可恥”。她說,中國和俄羅斯的做法顯示兩國打算“出賣敘利亞人民以及庇護一個懦弱的暴君”。法國外長朱佩指出,中俄的行為使國際社會在敘利亞問題上陷入癱瘓。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也門反對派人士卡爾曼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譴責俄羅斯和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投反對票的做法。她說:"這兩個國家對敘利亞國內發生屠殺事件承擔人道和道德責任。他們的做法是助紂為虐。"安理會秘書長潘基文也表示,安理會失去了一次幫助結束敘利亞危機的一致行動的機會。
有分析指出,中國之所以否決上述決議草案,是吸取了利比亞的教訓,為防止利比亞的一幕在敘利亞重演,就必須阻止聯合國通過阿盟提出的敘利亞政權更迭的決議草案。另外,中國與俄羅斯要抗衡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保護其自身在中東的重大利益。因為沙特阿拉伯、卡塔爾、阿聯酋等中東國家都與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已建立同盟關係,中國與這些國家充其量只是維持着石油貿易關係而已。唯有敘利亞才是中國在中東的主要盟友。當中國在國際上受到西方批評時,敘利亞始終站在中國一邊。

這種關係也反映在經濟往來方面。2011年,中敘雙邊貿易額達到30億美元,其大部分貿易額都來自中國對敘利亞的出口,而敘利亞對中國的出口主要是石油。目前,中國在敘利亞的中資企業有20多家,其中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材建設等大型國有企業。如果敘利亞發生戰爭,或者是巴沙爾政權下台,都有可能危及中國的投資,甚至使中國失去一位重要盟友。

就在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表決有關敘利亞決議案動用否決權之際,美國重量級參議員、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約翰.麥凱恩在第48屆慕尼黑安全政策會議警告中國說:“阿拉伯之春即將來臨。”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則回應說,中國和西亞、北非地區國家實行的政策不同,中國民眾對政府滿意度高,“中國出現阿拉伯之春”是幻想。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