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人民日報:有地方官員只想着官如何越做越大

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親信、打黑“英雄”王立軍事件在中國大陸鬧得滿城風雨之際,中共喉舌《人民日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有一些地方官員,說假造假之風的泛濫,與風氣不正、導向有誤的政治生態不無關係;有人「不珍惜在任機會實現“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一門心思想着官如何越做越大,而一門心思試圖引起“上頭注意” ,反映了一些幹部面對權力私慾膨脹」。

互聯網上對王立軍事件的評論圖片
互聯網上對王立軍事件的評論圖片 epochtimes.com
廣告

社論又指出,換屆之際,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人民更加呼喚講真話、做實事的“老實人”。而只有「當“頭皮硬”的“頂真”幹部多起來,“腳跟軟”的“風派”人物少下去,黨內才會形成講真話、做實事的好風氣,整個社會風氣才會跟着好轉,才能讓正氣上升、邪氣下降,人民的眼前為之一亮」。

海內外的中國政情觀察家都在猜測,王立軍事件會否影響薄熙來今秋中共十八大換屆晉身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希望。
社論以《真與假折射地方官員對黨是否忠誠》為題,內容指出,當前,在一些地方和單位,說假話、辦假事、造假數字、搞假政績的現象不少。比如,積弊叢生,卻視而不見一味“報喜不報憂”;工作失誤,卻文過飾非,拒絕批評;成績有限,卻大吹大擂進行“數字注水”。工作造假,思想作偽,社會就失真,不僅影響當地發展,損害群眾利益,還造成黨和政府的公信力流失,對社會風氣也產生嚴重誤導。

社論又說,“假”字作祟,根子還在“私”字當頭,問題常在政德不修。不珍惜在任機會實現“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一門心思想着官如何越做越大,反映了一些幹部面對權力私慾膨脹;不鼓起改革勇氣攻堅克難,卻想着如何爭功推過,求得“太平無事”,說明了面對問題精神懈怠;不真情關心群眾冷暖憂樂,而一門心思試圖引起“上頭注意”,暴露了面對群眾感情冷漠。為政以德,無欲則剛,無私則直。一旦受私心雜念擺布、為功名利祿所惑,就難免突破政德底線,導致權力觀、政績觀、群眾觀扭曲變質,催生和放任說假話、辦假事等錯誤言行。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